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谢迁所作,名为《和罗峰郊坛一首》。在诗中,谢迁以崇敬的笔触表达了对圣哲的追思与对公孤的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职责的深刻反思。
首句“万世承祧归圣哲”,开篇即展现出对圣哲的崇高敬仰,认为他们的智慧与德行将被后世永远铭记和传承。这里的“承祧”意味着继承与延续,强调了圣哲思想与行为对于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
次句“一时匡弼备公孤”,则转向对公孤的赞颂。公孤在此处可能指代的是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人。这句话暗示了他们不仅在危难时刻提供援助,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坚守正义,成为社会的支柱。
接下来,“嘉谟入告君无忝”,表达了对君主的期望与忠告。意思是说,君主应当采纳贤臣的良策,不辜负民众的期待。这不仅是对君主的提醒,也是对自身作为臣子的责任感的体现。
最后,“尸素优游独愧吾”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自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意识到自己或许未能完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感到深深的愧疚。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体现了古代文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自我要求的严格标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圣哲与公孤的光辉形象,以及对君主的期望与对自己的反省,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和对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