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日登楼》由宋代诗人黄希旦所作,描绘了秋日登高远眺的景象与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凄清与深邃。
首句“高阁倚斜阳”,以“高阁”点明登高之处,“斜阳”则勾勒出夕阳西下、光线柔和的画面,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的“登临觉倍凉”,不仅写出了身体感受到的寒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冷。
“残蝉空自咽,归燕为谁忙。”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蝉与燕以情感,蝉在黄昏中无力地鸣叫,燕子似乎也在忙碌中寻找归宿,却不知为了何人。这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
“蔽日云头猛,沿山雨脚长。”云层厚重,遮挡了阳光,雨丝绵长,沿着山势缓缓落下,这一景象既描绘了秋雨的特征,也象征着人生的风雨与艰难。
最后两句“竹村溪上影,彷佛似潇湘。”将视线从远处拉回眼前,竹林与溪水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仿佛是远方的潇湘之地。此处以虚写实,通过想象中的美景来衬托现实的孤独与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远方的憧憬。
整体而言,《秋日登楼》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思绪与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