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瀛台杂咏(其一)

雨霁轻舆登趯台,假山窈窕复崔嵬。

补桐书屋芸编展,金井叶飘书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秋季游览瀛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皇家园林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句“雨霁轻舆登趯台”,描绘了雨后天晴,轻便的轿舆缓缓登上高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的“雨霁”意味着雨过天晴,“轻舆”则体现了行进的轻盈与尊贵,“登趯台”则暗示了登高望远的豪情。

次句“假山窈窕复崔嵬”,描述了园中假山的形态,既有曲折蜿蜒的柔美(“窈窕”),又有峻峭险峻的雄伟(“崔嵬”),展现了园林设计的巧妙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接着“补桐书屋芸编展”,点明了诗人所在之处为一处藏书丰富的书屋,其中“补桐”可能是指修补或装饰的桐木家具,营造了一种文雅而精致的读书环境。“芸编展”则形象地描绘了书籍排列整齐、展露于前的情景,暗示了知识的丰富与文化的传承。

最后“金井叶飘书案来”,以“金井”象征着井口的华美,与“叶飘”相结合,仿佛是落叶随风飘至书案之上,既增添了季节的变换感,也寓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与更新。整个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展现了皇家园林中读书人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美好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乾隆皇帝在秋季游览皇家园林时的闲适与对知识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皇家园林的建筑美学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秋瀛台杂咏(其二)

红楼翠树俯澄瀛,砌下虫音似有情。

半月风光刚瞥眼,几多秋意逼人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新秋瀛台杂咏(其三)

绿船??泛兰漪,爽拂秋风太液池。

一带轻烟才傍岸,露珠犹在柳丝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新秋瀛台杂咏(其四)

云閒天淡真佳候,夜雨朝晴最称心。

底事此中翻切切,曰予无处可忘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视朝

晓日觚棱露气鲜,太和朝御奏宫悬。

有来衮衮皆群后,惟曰绳绳欲万年。

予意讵如常例视,侍臣谁进早朝篇。

无为垂拱犹增愧,临保心殷励体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