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道中即事(其一)

巉岩绕畛畦,小径通车马。

即此是桃源,问津何为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信阳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巉岩绕畛畦”,描绘了山岩环绕着田地的情景,岩石陡峭,田地蜿蜒,展现出一种壮丽而原始的自然风光。这里的“巉岩”指的是险峻的岩石,“畛畦”则是指田间的小路或田地的界限,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山间农耕生活的画面。

接着“小径通车马”,则是在这壮丽的自然景观中穿插了人工的痕迹,小径虽小,却能通行车马,既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里的小径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道路,它连接了人与自然,也连接了过去与现在,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即此是桃源,问津何为者。”这两句则运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将眼前的景象比作世外桃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问津何为者”的疑问,引出了对人生方向和价值的思考,暗示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平衡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信阳道中即事(其二)

四顾忽无径,仆夫何所往。

俄闻车马喧,疑在空中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养]韵

信阳道中即事(其三)

山下无人踪,山上无鸟语。

惟馀一片云,见我来游此。

形式: 五言绝句

信阳道中即事(其四)

云中忽吠鸣,岂是刘安宅。

近看爨烟青,人家枕山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

信阳道中即事(其五)

仆夫顾且惊,于菟啼林薮。

乃是巉岩傍,流泉挟石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