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年八兄读唐书感事(其四)

灵武旌旗剑阁回,都人流涕旧蓬莱。

藏金不分输骄卤,贡荔居然酿祸胎。

陌上铜驼丛棘满,市中玉匣劫灰来。

韶州一祭情应悔,其奈零铃夜雨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清代鲍瑞骏的《和子年八兄读唐书感事(其四)》以历史为背景,通过描绘灵武(唐代西北边塞)的战旗与剑阁(蜀地要塞)的回荡,暗示了唐朝时期的军事冲突。"都人流涕旧蓬莱"一句,表达了人们对往昔盛世的怀念,而今蓬莱般的仙境已成过往。

"藏金不分输骄卤,贡荔居然酿祸胎",揭示了财富分配不均和奢侈贡品导致的矛盾,这些成为后来动乱的根源。"陌上铜驼丛棘满,市中玉匣劫灰来",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昔日繁华之地如今只剩下废墟和遗迹。

最后两句"韶州一祭情应悔,其奈零铃夜雨哀",诗人借韶州的祭祀活动,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亡国之痛的哀悼,尤其是"零铃夜雨"的意象,更增添了凄凉与无奈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收录诗词(6)

鲍瑞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笈甫藏有袁候台瓦研属作长歌纪之

铜雀台瓦良研田,此瓦乃在铜雀先。

色青而紫厚以寸,池窊半月潴松烟。

磨墨如暗欲雨润,瑟瑟缀若明珠悬。

诸花香处呼璧友,沈檀之匣铭词镌。

竹垞目以宴友瓦,得毋考据讹相沿。

文曰建安三年造,斯时河北方炎炎。

袁曹两雄不相下,土木何得兴戈鋋。

吾闻南皮有台二,或者袁候之遗埏。

当其虎视冀州日,官渡未战犹瓦全。

穹窿百尺用侦敌,吸尽兵气归陶甄。

相传夜深发光怪,异香腾作龙蜿蜒。

野火烧残败苔渍,争墩一例言詹詹。

否则陈因太仓粟,鸠工适值浮瓜年。

区区胡椒且八百,况乃瓴甋崇观瞻。

五官中郎敬爱客,想见射雉同游畋。

哀来乐往感丝竹,金碧鳞鳞辉画檐。

不知何时琢为砚,残膏一滴江湖沾。

宜城驿入昌黎记,景山赠赖欧公传。

世间古物等飘瓦,获之奚翅真珠船。呜呼!

人生安得如汝坚,背有汉隶神宛然。

缁布纹深尾则断,亦犹割据留山川。

袁家父子固豚犬,曹家兄弟终猜嫌。

流连香履有深意,木妖早兆漳河堧。

知君好古自一癖,岂以人废相针砭。

魏三祖集君所弆,曩者汉上遭师熸。呜呼!

一得一失皆前缘,非此那伴君家毡。

会看涤笔记神砚,压到寿贵公侯砖。

形式: 古风

樟山凹看云作歌

我与流云向上峰,足所踏处云皆封。

登临绝顶一矫首,万山脚底青冥濛。

拿云树老怒裂壁,十丈苍根络奇石。

冒天冠斗纷蔽亏,云缝坼开天一隙。

我从树杪穿云行,天风梵呗争泉声。

云光白上满襟袖,时闻虎气漫空腥。

初疑高唐山,神女方驾鹤,巫山十二正朝行,絪缊一气随风落。

又疑庐山中,匡君骖虬螭,瀑布万丈倒空泻之而化作苍龙飞。

不然云中君,洞天正沈醉,并刀乱剪琼瑶英,散作霞光恣游戏。

不然葛稚川,罗浮初炼丹,九转炉烟吹不灭,至今下界如飞绵。

万峰合气成一色,放眼每愁天地窄。

同人咫尺但闻声,细看一笑头俱白。

忽讶身跳雪海中,遍大地如金在镕。

忽惊身置盘古世,误入混沌吸元气。

一云才缩一云神,一云如主一云宾。

一云闲如丈人尊,一云忙如万马奔。

小云随侍如儿孙,数云骈立如弟昆。

妍云诡谲锦绣纹,丑云礌磊狻猊蹲。

千百万状云无定,云云一气相合并。

为狮为象为凤麟,为鼓为旗为戈刃。

人出云相触,人来云相迎。

松桧罅中云渗漏,峰峦缺处云补平。

是皆神龙出没互变化,掉尾腾掷纷纵横。

我行十里日已暮,风吹散作四山雾。

归来大笑谢山灵,此行几被云吞去。

形式: 古风

怀仁里夜集同宋筱珩

说佛谭仙总渺茫,萍蓬何地话行藏。

秋心半为诗人瘦,夜漏偏于独客长。

无用文如前岁历,大难身似逆风航。

年来侘傺应同感,谋隐何时薄禄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舟夜

旷野风千里,荒村月四更。

寒镫孤夜气,市语冷江声。

吹笛神鱼舞,翻波宿鹭惊。

山城何处是,烟草不胜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