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吕诚的《十六夜对月》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赏月的情景。
首句“月夕浮云变苍狗”,以浮云变幻比喻时光流转,引出月夜的主题。接着“无术因之彻其蔀”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暗示月光穿透云层的不易。
“海风今夜东南来,尽捲飞埃绝纤垢”描绘了海风带来清新的空气,吹散了尘埃,让月光更加明亮纯净。接下来“碧天万里开冰壶,清光落我持杯手”将天空比作冰壶,月光如同落入诗人手中,营造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氛围。
“宿羽联翩翻露巢,寒兔迷离捣霜臼”通过鸟儿和兔子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静谧与生机。而“嘉宾况尔平生欢,如此良宵宁可负”则表达了诗人对与好友相聚的珍惜之情。
“邻家曲生好风味,三百青钱呼一斗”描述了邻人的好客与美食,增加了聚会的欢乐气氛。“桂香正熟菊未莏,莼羹烂煮橙可剖”则通过具体的食物细节,展现了月夜下的丰盛宴席。
“清樽倒射白兽光,绿波荡摇金虬走”描绘了酒杯中的光影交错,以及周围环境的生动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老侬断荤不止酒,喜客和月吞入口”表现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以及与客人共享美酒的喜悦。
最后,“兴酣且致舋舋谈,歌成自答呜呜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畅谈与欢歌,而“百年此乐能几何,瓢空更起谋诸妇”则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短暂的感慨,希望月光能长久相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月夜的美好与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乐,充满了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