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首(其二)

傍庵来往路相通,步步相随蹑去踪。

山远年深人不到,一溪流水质长松。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翻译

庵舍周边的小路四通八达,我步步跟随你的足迹前行。
山势遥远且岁月久远,极少有人踏足此地,只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两岸长满了青松。

注释

傍:靠近,临近。
庵:小庙或修行之处。
相随:跟随,紧随其后。
踪:足迹,踪迹。
山远:山势遥远。
年深:时间长久。
一溪:一条小溪。
质:质地,这里指溪水清澈。
长松:高大的松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山林景象。"傍庵来往路相通",说明有一条小路蜿蜒在庵舍附近,虽然偏僻但仍有路径相连,暗示着僧侣或隐士在此间活动。"步步相随蹑去踪"进一步描绘了行者小心翼翼地跟随这条小径,似乎在追寻某种内心的宁静。

"山远年深人不到"描绘了环境的孤寂和偏远,时间的流逝使得这里鲜有人迹,增添了神秘感。"一溪流水质长松"则以流水和长松为背景,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静谧,长松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更显出山林的古老与静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庵旁的小路、无人问津的深山以及静静流淌的溪水和挺拔的松树,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禅意氛围,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66)

释梵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九十三首(其九十二)

把定风光末上开,纷纷如雪点苍苔。

清香飘处多真实,真实中藏调鼎才。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偈颂九十三首(其八十七)

煨火芋头四五块,傍林茅屋两三间。

道人若欲来相访,定是忙忙赶出山。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偈颂九十三首(其八十一)

三十馀年住率庵,庵中无物可相参。

有时南北东西去,白话闲嘈恣放憨。

形式: 偈颂 押[覃]韵

偈颂九十三首(其七十七)

正月已过二月来,百草头边次第开。

昨夜东君行正令,无言桃李舞三台。

形式: 偈颂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