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袁黄州履善久别重逢的情景,情感深沉而复杂。首联“社酒寒灯黯自亲,十年天地各风尘”以寒灯社酒起笔,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温馨的氛围,十年间各自漂泊,历经风尘,虽相隔万里,但那份深厚的情谊却如同寒夜中的灯火,温暖而明亮。
颔联“羞将白雪供归计,忍向青山问逐臣”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复杂心情。他不愿将自己高洁如雪的生活作为友人归隐的参考,也不忍心询问友人是否愿意成为被放逐的臣子,言外之意是对友人选择归隐生活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惋惜。
颈联“半刺不妨衔里旧,二毛俱讶梦中新”进一步展现了两人重逢时的感慨。半刺,即半官半民的身份,这里指友人的身份变化;二毛,即两鬓斑白,象征岁月流逝。这一联既是对友人身份变迁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
尾联“柴门茧犊堪驱使,莫为明时叹隐沦”则是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态度。他鼓励友人不必因身处盛世而感叹隐居,柴门之下,有可驱使的牛犊,生活自有一番乐趣。这既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复杂,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