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去相看终惨淡,秋来无赖对婆娑。
任从叶逐西风去,要听庭宽夜雨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
"老去相看终惨淡,秋来无赖对婆娑。" 这两句通过对比年轻时的热闹与年老后的冷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易逝和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感慨。"秋来"常用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而"无赖"一词则透露出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放弃。
"任从叶逐西风去,要听庭宽夜雨多。"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顺应与欣赏。"任从"意味着完全顺其自然,而不是强求或抗拒。"叶逐西风去"形象地描绘了落叶随风飘散的情景,表达了一种顺应命运、随遇而安的心态。"要听庭宽夜雨多"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诉说,诗人希望在宁静的夜晚,聆听那如音乐般的雨声,感受大自然赋予的平和与深远。
整首诗通过淡淡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深刻把握。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风折蒹葭水结凘,燕鸿相语定归期。
淮南水阔山长处,小待燕山霰雪晞。
啄块饥禽傍短篱,风鸢一笑起高枝。
君看草树冰霜里,即是东风欲到时。
窗外幽轩数步宽,小山幽石对巑岏。
说知老子婆娑意,且作僧房一衲看。
晚起清秋一枕凉,四檐鸣雨下淋浪。
竹笼烧药时添火,书榻焚香却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