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祠

晨登谷城山,祇谒黄石祠。

偶展瓣香敬,遽兴千载思。

忆当秦运否,天地发杀机。

龙蛇起平陆,靖者当属谁。

惟公挺灵异,治乱能前知。

圮下书一篇,文义何奥奇。

子房获亲授,竟为帝者师。

汉兴仇已复,勋业高巍巍。

后来握兵人,遵用靡敢违。

功效著千古,岂但被当时。

圣朝重褒祀,春秋陈礼仪。

神灵谅昭假,赐福无终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黄石公祠》由明代诗人陈琏所作,通过对谷城山上的黄石祠的描绘与追思,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张良的崇敬之情。诗中以晨登谷城山开篇,引出对黄石祠的拜谒,随即展开对张良生平的追忆与思考。

“祇谒黄石祠”一句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即前往拜谒黄石祠,表达对张良的敬仰。接下来,“偶展瓣香敬,遽兴千载思”,诗人通过展示香火,引发了对千载历史的深思,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紧密相连。

“忆当秦运否,天地发杀机。龙蛇起平陆,靖者当属谁。”这几句诗回顾了秦朝末年动荡的历史背景,暗示了张良在乱世中的角色与作用。诗人巧妙地将“龙蛇”比喻为英雄豪杰,表达了对张良在乱世中崛起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对和平时期领导者归属的疑问。

“惟公挺灵异,治乱能前知。圮下书一篇,文义何奥奇。”诗人赞美张良的非凡智慧和预见能力,提到他撰写的一篇著作,其内容深奥奇特,体现了张良思想的深刻性。

“子房获亲授,竟为帝者师。”这里指出了张良与刘邦的关系,以及他在刘邦称帝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张良作为帝王之师的角色。

“汉兴仇已复,勋业高巍巍。”诗人回顾了汉朝建立后,张良功勋卓著的事实,表达了对张良历史贡献的高度评价。

“后来握兵人,遵用靡敢违。”这一句指出后世将领遵循张良的策略,不敢违背,进一步强调了张良策略的深远影响。

“功效著千古,岂但被当时。”诗人总结了张良的影响超越了时代,其功绩将永远铭记于史册。

“圣朝重褒祀,春秋陈礼仪。”表明了当代朝廷对张良的尊崇,每年春秋时节举行祭祀仪式,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尊重。

“神灵谅昭假,赐福无终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张良神灵的尊敬,相信其给予的福祉将永无止境,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历史回顾,展现了对张良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智慧与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小西天途中偶赋

维时日载阳,风力颇和缓。

骋望陟崇阿,渐觉生意满。

杏花红正繁,草色绿犹短。

雉鸣想林暄,鱼跃知水暖。

逍遥协幽悰,山路岂辞远。

形式: 古风

游石经寺二首(其一)

孤坐不自适,言访石经山。

山峰何巍巍,矗立霄汉间。

禅扉洞然启,金碧炫晴峦。

古碑蚀苔藓,荒径杂荆菅。

贞珉镌内典,千载期不刊。

谛观悟真想,陡觉心清閒。

形式: 古风

游石经寺二首(其二)

我闻小西天,境幽地殊僻。

肇基自北齐,隋师重开辟。

梵经十二部,刻石閟灵室。

有唐开元中,金仙力修饰。

香木示佳祥,神光著灵迹。

至今数百年,风致宛犹昔。

形式: 古风

光霁轩为蹇叔华赋

繄昔濂溪翁,图启太极秘。

岂惟开后学,往圣亦能继。

襟怀复洒落,人皆仰光霁。

惟子古渝彦,性资喜纯粹。

皎皎鸾凤姿,温温瑚琏器。

蚤探濂溪学,妙理独超诣。

端居澹无营,坐挹庭草翠。

灵台湛虚明,物欲岂能蔽。

光风与霁月,悠然见胸次。

愿言穷道源,直要溯洙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