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闻蝉》由宋代诗人范镇所作,描绘了山中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山中气候别”,点明了地点与环境的独特性,暗示山中不同于平地的气候特征。接着,“二月已闻蝉”一句,以时间点出,说明在二月这个季节,山中已经能听到蝉鸣,显示出山中气候的温暖与生机。
“乍到清凉景,翻疑暑伏天。”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山中气候的凉爽与舒适,让人误以为是炎热夏季的伏天,突出了山中环境的宜人之处。
“此身多暇日,何事更惊年。”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在山中悠闲生活的满足感,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深思熟虑。
最后,“杂溜淙淙响,相和胜管弦。”以自然界的流水声比作音乐,形象地描绘了山中自然之声的和谐美妙,与前文的清凉景致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独特气候、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