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有好名者,举国让子之。
若或非其人,箪食见色辞。
草木固同臭,磁铁非有期。
主人解谈谐,寓言蒙庄卮。
陶公岂真乞,善谑淇澳诗。
仲尼不假盖,将护子夏非。
贤哉此宾主,不乞彼自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次韵酬达善》,通过对历史上好名者的描绘,表达了对真正贤德之人的赞赏。诗中提到"昔有好名者",这些人为了虚名,甚至全国人都愿意推让,但如果对方并非合适人选,他们会在小事上表现出谦逊,如"箪食见色辞",意指即使面对微薄的待遇也会婉言拒绝。诗人以草木和磁铁为例,说明真正的贤者不会受表面诱惑,如同磁铁对铁石的吸引并非永恒。
接着,诗人引用了陶渊明和孔子的事例,陶渊明虽然表面上看似乞丐,但他的诗歌却充满了智慧和幽默,而孔子对待子夏的态度,也显示出他对弟子的爱护和保护,而非仅仅依赖外在的尊崇。最后,诗人高度评价了这种宾主关系,认为真正的贤者不会通过乞求来获取尊重,而是通过自身的德行赢得他人的敬佩,"不乞彼自贻",即不求人而自得其益。
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引,寓言深刻,赞扬了那些不图虚名、以德服人的高尚品质。
不详
已经和靖吟半树,又入花光画折枝。
此语便经三百载,此梅又阅景炎时。
孙孙子子永享用,下有铭文谁所为。
有色无声形制具,不得随俗插花枝。
衡石程书括户口,头会箕敛生干戈。
老儒不用忧此事,苋羹麦饭醉且歌。
寒木萧萧,寒汀渺渺。
船尾插竿童子閒,船头推篷天欲晓,雁雁斜飞起衰草。
颇记江湖独宿时,一梦十年看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