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

恃才何必傲当时,谍谍空言用莫施。

磁石引针偏胜玉,干将补履不如锥。

商君变法终危已,赵括谈兵竟覆师。

独有华山浓睡汉,未来兴废亦先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何必》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恃才傲物、空言无用以及军事策略的深刻见解。

首联“恃才何必傲当时,谍谍空言用莫施”,开篇即点明主题,告诫人们即使才华横溢也不必自傲,空洞的言论往往无法付诸实践,强调了行动与实际效果的重要性。

颔联“磁石引针偏胜玉,干将补履不如锥”,以磁石吸引针尖胜过玉石,干将补鞋不如锥子,形象地比喻了在特定情境下,某些看似无用或平凡的事物反而能发挥关键作用,而那些高雅或昂贵之物可能并不适用。

颈联“商君变法终危已,赵括谈兵竟覆师”,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指出商鞅变法虽为秦国崛起奠定了基础,但最终也导致了自己的危险;而赵括过于理论化地谈论军事策略,最终导致了军队的覆灭。这两句警示人们在追求变革或理论时,应谨慎考虑其实际影响和后果。

尾联“独有华山浓睡汉,未来兴废亦先知”,以华山象征智慧与先见,暗示只有具备远见卓识的人才能洞察事物的发展趋势,预知未来的兴衰变化。这一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洞察力和前瞻性在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对比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探讨了才华、行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洞察力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景辰别驾过俞建宁故居有感

平泉漫说李家庄,绿野犹传裴相堂。

草色暗随春色换,人情还逐世情忙。

空吟暮雨珠帘捲,不见春风皂盖扬。

过客重经倍惆怅,隐然邻笛感山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水竹清深为吕德机

舍北舍南皆活水,万竿修竹四围栽。

青天送月饶先得,苍雪沾泥扫不开。

鱼戏早凉随影逝,鹤鸣何处应声来。

小窗风定茶烟歇,可着纤尘滓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景辰出东郊之作

今日暴寒天始晴,买舟乘兴出东城。

逢场作戏何妨事,对酒当歌且尽情。

乔木故家谁得在,残山剩水独经行。

季鹰自有鲈鱼分,不负闽乡好政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自述借俞原举韵

书屋半间宽不多,小于安乐邵家窝。

写经有客笼鹅去,问字无人载酒过。

自喜身閒如野鹤,谁能心苦似么荷。

短吟长咏忘朝夕,何异尧时击壤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