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王熙叔唐本草书歌

少时草圣学钟王,意气欲齐韦与张。

家藏古本数十百,千奇万怪常搜索。

今得君家一卷书,始觉辛勤总无益。

移灯近前拭眼看,精神高秀非人力。

北风古树折巅崖,苍烟寒藤挂绝壁。

逸气峥嵘驰万马,只字千金不当价。

想初槃礴落笔时,毫端已与心机化。

主人知是希世奇,但见姓氏无标题。

自非高闲怀素不能此,何必更辨当年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观王熙叔唐本草书歌》,通过对王熙叔的草书作品的描绘,展现了其书法艺术的高超境界。首句“少时草圣学钟王”,赞美王熙叔早年对钟繇、王羲之等大家的刻苦学习。接下来的诗句“意气欲齐韦与张”进一步强调他的雄心壮志,要与唐代书法家韦诞、张芝比肩。

诗人接着描述了王熙叔家中收藏的丰富古本,以及他对书法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今得君家一卷书”表达了对稀世珍品的惊叹,而“始觉辛勤总无益”则流露出对过去努力的反思,认为只有眼前这卷书才真正体现了价值。

“移灯近前拭眼看”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欣赏书法的情景,而“精神高秀非人力”则高度评价了草书的神韵,认为它超越了人力的范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自然景象“北风古树折巅崖,苍烟寒藤挂绝壁”来比喻书法的力度和气势,以及“逸气峥嵘驰万马”形容其奔放不羁的风格。

最后两句“想初槃礴落笔时,毫端已与心机化”揭示了书法创作的内在精神,即心手合一的境界。诗人感叹只有像王熙叔这样具有高雅情怀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高度,至于作者是谁已经不再重要。

整首诗以赞美王熙叔的草书技艺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魅力。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观世音赞六首(其五)

圣慈悲愿观自在,小白花山住道场。

海漩三昧觉澄圆,三十二应施无畏。

有一众生发大心,愿度我身及舍识。

万仞峰前撒手过,观音岂复异人乎。

形式: 古风

观世音赞六首(其四)

以法界印,印诸善根。以平等印,普印诸业。

八万四千母陀臂,诸佛承我称提力。

八万四千清净眼,众生依我成正觉。

补陀岩下白花风,月照海漩三昧底。

形式: 古风

观世音赞六首(其三)

圣慈悲愿观自在,海岸孤绝补陀岩。

贯花缨络普庄严,度生如幻现微笑。

有一众生起圆觉,即现三十二应身。

壁立千仞无依倚,住空还以自念力。

形式: 古风

观世音赞六首(其二)

自心海岸孤绝处,戒定慧香补陀伽。

观身实相净圣果,自度众生大悲愿。

一一浮沤镜本空,八万四千垂手处。

梦时捉得水中月,亲与猕猴观古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