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乐.落梅

瘦骨亭亭,偏宜妆淡,共春争色。

袅数枝帘外湘云,一片清波,谁惜天涯倾国。

最恨扫红东风劲,送零乱、幽香随翠陌。

无言处、谩凝立画阑,犹见遗迹。多情忍教抛掷。

料双燕、归来难自识。

算春光情钟,桃李那管,离愁狼藉。

嫩柳搓黄含烟露,更呜咽长堤悲倦客。

斜阳晚,怅空写、生绡盈尺。

形式: 词牌: 大圣乐

鉴赏

这首清代苏穆的《大圣乐·落梅》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瘦骨亭亭,偏宜妆淡,共春争色",以瘦弱的梅枝与清淡的妆饰相映,展现出梅花在春天中独自争艳的孤傲姿态。"袅数枝帘外湘云,一片清波,谁惜天涯倾国",将梅花比喻为湘云般轻盈,又如清波中的倾国佳人,虽身处天涯却依然引人怜爱。

"最恨扫红东风劲,送零乱、幽香随翠陌",东风劲吹,花瓣飘零,幽香四溢,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无言处、谩凝立画阑,犹见遗迹",诗人默默站立,凝视着残留的梅花,寄托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下片转而抒发对梅花被遗弃的惋惜,"多情忍教抛掷",感叹梅花的深情无人理解。"料双燕、归来难自识",借双燕归来暗示时光流转,梅花已非旧时模样。"算春光情钟,桃李那管,离愁狼藉",对比桃花李花的繁盛,更显梅花的孤独和离愁。

"嫩柳搓黄含烟露,更呜咽长堤悲倦客",嫩柳与梅花形成鲜明对比,柳色青翠,而梅花凋零,如同长堤上的倦客,满含哀伤。最后,"斜阳晚,怅空写、生绡盈尺",夕阳西下,诗人只能徒然地在素白的生绡上描绘梅花的残影,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落梅为载体,寓言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失落,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82)

苏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风雨连夕,对瓶中杏花作

几度东风,潇潇吹雨,作成春意阑珊。

惜瘦影、无端憔悴,处处凭栏。

谁道红消翠障,一枝正、画阁间闲。

休重问、恨在别离,情在辛酸。呢喃。

乍归社燕,又絮语、雕梁似话前欢。

要留取、芸窗长伴,几案清妍。

除是调脂弄粉,风神别、著手都难。

伴今夕、偏嗅片片香残。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齐天乐.清明后风雨不已,惜花感赋

晓帘不散金猊篆,凭栏为谁凝伫。

镜里姿容,人间离别,旧恨新愁如许。斜阳欲暮。

记一剪东风,绿窗眉妩。

怎似而今,作成疏影断肠谱。

垂阳池上弄碧,袅千丝踠地,不遭春妒。

春本多情,花偏易落,毕竟芳年谁误。潇潇细雨。

向嫩叶残英,十分调护。语燕归来,旧巢知在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高阳台.杨花

竟日东风,萦帘柳絮,霏微弄影临池。

欲倩谁扶,愁痕重上蛾眉。

芳情不道春如雾,傍栏杆、立够多时。

要凭它,流水声中,再续佳期。

沉沉绣幕低垂处,怕惊残午梦,难到辽西。

极目天涯,断肠忍说将离。

梁间细语双双燕,记年来、共惹香泥。

怎而今,只替飞花,远寄相思。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菩萨蛮

瑶阶怅望春将暮。幽兰欲倩东风护。

已是不胜愁,更堪明月楼。

断肠谁忍见,梁上双双燕。

莫诉向蝉娟,夜来初学圆。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