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其一)

白石何齿齿,清泉何浥浥!

中有穷巷人,风尘寡颜色。

驱马发大河,碎琴金台侧。

风尘肉眼多,慷慨竟何益。

羽以翠得称,玉以韫鲜识。

谁曰托微波,终使形骸隔。

姱修求匪亏,吾道在夷白。

任运可逍遥,何须计通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感怀(其一)》由清代诗人陈至言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物境遇,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首句“白石何齿齿,清泉何浥浥!”以白石与清泉的纯净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高洁与追求。接着,“中有穷巷人,风尘寡颜色。”则描绘了一个身处困境、面容憔悴的人物形象,暗喻了人生的艰难与不易。

“驱马发大河,碎琴金台侧。”这两句通过马儿奔腾、琴声破碎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大河象征着广阔的世界与无尽的可能,而碎琴则暗示了梦想与现实的破灭。

“风尘肉眼多,慷慨竟何益。”诗人在此感叹,世间的俗人往往难以理解或认同高尚的情感与行为,慷慨激昂的努力似乎对改变现状并无太大帮助。

“羽以翠得称,玉以韫鲜识。”这两句运用比喻,将羽毛和美玉分别比作才华与美德,强调了它们虽珍贵却常被忽视的事实。

“谁曰托微波,终使形骸隔。”诗人在此提出疑问,即使借助微小的力量传递信息,也难以跨越心灵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表达了对沟通与理解的渴望与无奈。

“姱修求匪亏,吾道在夷白。”这两句表明诗人坚持自我修养与道德追求的决心,认为真正的道路在于内心的纯洁与平和。

最后,“任运可逍遥,何须计通塞。”诗人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起伏,认为顺应自然规律,随遇而安,无需过分计较顺境与逆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物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保持高洁品质与内心平和的决心。

收录诗词(7)

陈至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怀(其二)

美人城南隅,婉娈发清扬。

翳彼金玉姿,翠裾垂明珰。

容与耀殊质,芗泽助晨妆。

蛾眉众谣诼,罹忧处空房。

弃捐无是非,庭户鲜辉光。

众口如浮云,君心如曦阳。

凋枝抽荣条,春来自芬芳。

守素以俟时,毋为自摧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游同吴六应辰张四星陈金大以宾韩十三涣文暨家魏公兄登擪乌山兰若醉中慈上人索赋

湖光如练山如拳,青天倒削波心莲。

何年飞下小蓬岛,驱山不用秦王鞭。

山前山后桃花路,不上湖船那能渡。

满船载得踏春人,荇带荷钱春欲暮。

茅庵谁结山之阿,青竹江篱古薜萝。

径穿曲磴飞红雨,门对平湖卷白波。

白波卷不开,红雨飞不定。

湖风忽起乱鸦啼,白云流水泻成镜。

座中韩生忽大叫,对花无酒花亦笑。

阿菱十二能操舟,隔湖买得射洪到。

射洪春酒醉百壶,壁上新诗值一扫。

慈山山人知不知,人生行乐须及时。

形式: 古风

北平送友人南归

哀角严城起,悲秋泪满衣。

如何游子恨,偏自送人归。

霜落孤鞍急,天高独雁飞。

赏心零落尽,朋旧日应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江上阻兵

闻道胥江口,黄巾未解兵。

春沙晴洗马,烽火夜连营。

羽信惊帆影,乡心乱角声。

请缨系南越,无路痛书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