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艺排号次成二绝呈元辅(其一)

坡老不期遗李廌,欧公犹误取刘晖。

点头道有朱衣吏,今古相传未必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苏东坡没想到会把诗送给李廌,欧阳修也曾错误地引用了刘晖的作品。
他点头称赞有穿着官服的官员认可,这样的评价从古至今流传,并不一定没有道理。

注释

坡老:苏东坡。
不期:没想到。
遗:赠送。
李廌:人名,可能是诗人。
欧公:欧阳修。
犹:也。
误取:错误地引用。
刘晖:人名,可能是诗人。
点头:点头称赞。
道:说。
朱衣吏:穿着官服的官员。
未必非:不一定没有道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题目为《校艺排号次成二绝呈元辅(其一)》。诗中提到苏轼(坡老)和欧阳修(欧公)两位文学大家,他们对于艺术和人才的评价可能存在一些误判,如苏轼可能错识了某位名叫李廌的人物,而欧阳修则可能误取了刘晖。诗人通过"点头道有朱衣吏"这一典故,暗示这些历史上的评价虽被流传下来,但未必完全准确,表明他对前辈们观点的反思和对艺术判断的审慎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客观审视和对艺术真谛的追求。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校艺排号次成二绝呈元辅(其二)

明日谯楼榜已开,网疏宁免有遗才。

诸生莫作冬烘看,二老曾经眊氉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留别金陵故旧

公家事毕更何为,回眷钱塘臂欲飞。

留客故人虽意厚,倚门有母待儿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秦望山(其二)

锐意秦皇初学仙,要和鸡犬也升天。

那知身与鲍俱臭,嬴氏炊寒不复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秦望山(其一)

六国争雄已坐擒,更何所望此登临。

真成驭鹤乘鸾去,未惬秦皇好大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