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陈维嵋的《闻钟》描绘了一幅深夜独醒的画面。"月落乌啼后",诗人以自然景象开篇,暗示夜深人静,月已西沉,乌鸦的啼声显得格外清晰。接着,"其如酒易醒",借饮酒后的清醒,表达诗人内心的思绪纷飞,仿佛酒醒后的百感交集。
"五更谁独省",诗人自问在这样的黎明前一刻,又有谁能够理解他的复杂情绪?"百感我曾经",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和反思。接下来,"敲断霜林寺",通过想象寺庙的钟声穿透霜冷的树林,传递到远方,形象地展现了声音的力量和深远影响。
"声传云母屏",进一步描绘了钟声穿越空间,如同触动了云母制成的精美屏风,寓意着情感的共鸣与思绪的扩散。最后,"年年离思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每年都会被离别之情所扰,如同常年在客舟上漂泊,感受着相似的孤独与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钟声为媒介,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清冷而深情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