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计筹山中寄句曲山人

松花落粉啼子规,山人燕坐春昼迟。

石泉岂非《大韶》乐,日色犹是鸿荒时。

筠篮竹杖烟中语,青纸丹书林下诗。

应谢钱塘旧知识,白云独往无还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黄石翁的《暮春计筹山中寄句曲山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中春景图。

首句“松花落粉啼子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松树上落下的花瓣如同细粉,子规鸟在枝头啼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山人燕坐春昼迟”一句,点明了诗中的主人公——一位隐居山中的山人,在悠长的春日午后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

“石泉岂非《大韶》乐,日色犹是鸿荒时”两句,将自然界的声响和光影与古代的音乐和宇宙初开之时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石泉潺潺,仿佛是古老乐章的回响;日光柔和,仿佛回到了混沌未开的时代,充满了神秘与和谐。

“筠篮竹杖烟中语,青纸丹书林下诗”描绘了山人日常生活的场景:手持竹杖,提着竹篮,在烟雾缭绕的山林间行走,不时与自然对话;在林下铺开青色的纸张,书写着红色的诗句,表达着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应谢钱塘旧知识,白云独往无还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钱塘,即杭州,暗示了诗人与句曲山人的深厚友谊。白云象征着自由与超脱,暗示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但又预示着这种相聚可能遥不可及,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友情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16)

黄石翁(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碧桃

洗尽娇红出翠帷,玉人无语背斜晖。

绿华前度通仙谱,天水何年染素衣。

宴罢瑶池春梦断,影寒姑射夜深归。

禁烟时节多风雨,莫遣繁英一片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墨梅

去年曾访林君复,烟水苍茫鹤未归。

不似对君横小幅,一枝和雪照柴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二银女祠

银冶二女祠,抚州之金溪。

其家姓葛氏,无字年未笄。

羞颜不出户,宛娈守礼仪。

在唐宝历岁,其父为胥吏。

官家起银场,日夜遭箠楚。

勤红问父苦,玉颊啼朱雨。

父命斯易活,誓以死相许。

禽兽尚知义,报父宁死心。

投身入银冶,遂化成白金。

郡县惊且叹,奏名上朝端。

下诏罢炉冶,鸡犬皆平安。

已经五百岁,历历人犹传。

荒祠俯流水,像设还俨然。

世间尽儿女,此事谁能前?

缇萦费娥去,未有堪比伦。

可比惟英皇,双魂抱烦冤。

至今湘江竹,出土含泪痕。

形式: 古风

□□□□□□□

汲汲岁年徂,惨惨冰霜厉。

君子不遑舍,明发戒行李。

南台雄且高,国家所仗倚。

辟掾无凡材,今子足称是。

谔谔锄奸贪,轩轩摄悍鸷。

风俗归之正,郡邑得以治。

御史不敢争,简书岂非议。

捣空狐狸穴,动有鹰隼气。

仕宦等一掷,名节在万世。

皇皇吾君业,正朔越裳被。

今岁一再敢,求言弭灾异。

况子得言秋,盍体尧舜意。

吾师范德机,每与论兹事。

露坐山月高,抚剑各流涕。

我本沧浪人,鼓枻从此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