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雨中述感呈王殿元允仁时寓普照禅院兼示无瑕上人

禅窗夜雨不成寐,侧枕微吟聊自慰。

老僧破竹编疏篱,滋养菊花开也未。

葫芦架底乱寒声,薜荔墙间浮湿气。

安得九霄出月光,北照帝城分象魏。

豪门秉烛各丝簧,醉杀五侯拜七贵。

明朝老仆畏冲泥,却省探囊沽酒费。

欲过西林问寂寥,煮茶不尽淡中味。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雨中在普照禅院的所感所想,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首句“禅窗夜雨不成寐”,以简练之笔勾勒出静谧的禅房在夜雨中的景象,暗示诗人难以入眠,内心思绪万千。次句“侧枕微吟聊自慰”,则透露出诗人借吟诵以求心灵慰藉的心境。

接着,“老僧破竹编疏篱,滋养菊花开也未”两句,通过老僧编织篱笆、照料菊花的情景,不仅展现了禅院的宁静与和谐,也暗喻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和追求。葫芦架下的“乱寒声”与薜荔墙间的“浮湿气”,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冷与湿润,营造了一种幽深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安得九霄出月光,北照帝城分象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光明与理想的向往,希望能在混沌中寻得指引,如同月光照亮京城的象魏(古代宫殿前的标志物),象征着道德与秩序的光辉。

接下来,“豪门秉烛各丝簧,醉杀五侯拜七贵”两句,通过对比描写权贵们的奢华生活与诗人自身的处境,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真我的渴望。

最后,“明朝老仆畏冲泥,却省探囊沽酒费”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现实的无奈,同时又展现出一种豁达与超脱的态度。“欲过西林问寂寥,煮茶不尽淡中味”则表达了诗人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以及在平淡生活中品味到的深刻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思归引

有家归去来,旅颜何摧颓。

胡为戎马际,滞此燕昭台。

十日九寄书,不慰妻子怀。

秋风忽动思故园,山妻捣衣儿候门。

缺月半天霜满地,悄然孤馆销人魂。

不见嵩高之山青嵯峨,上有松柏下有河。

松柏可餐河可钓,老来幽事嗟无多。

离乱至今我独苦,梦中归路迷烟萝。

庞公旧隐须一访,白云惨淡终如何。

形式: 古风

赋得万山形胜歌赠胡明府子仁

万山形胜,新安高据开城闉,江连三百六十滩头多绿蘋。

移根拔秀归何人,独收两间元气津。

梧桐正花雨露春,凤凰振翼文彩新。

海霞绮丽耀侵晨,影落巨波翻龙鳞。

片霞可握文可擅,左能万化右千变。

大将纵横谁不见,老成已识古人面。

岂学傍门色求茜,美人自是金闺彦。

壮图不凡且京县,北瞻斗极倚楼遍。

闻说蒲城古迹仲由堂,满地月浮寒光如素练。

形式: 古风

赠王别驾仲谐金陵浩歌篇

建业世居风俗古,盛年游好谁相与。

石头城影落晴波,扬子江声喧暮雨。

豪贵笙歌虚岁华,即今礼乐几名家。

日蔼低浮杜蘅色,春深半吐梧桐花。

凤凰台上青天近,文物好谈吴与晋。

北瞻形胜帝王州,王气茫茫殊不尽。

形式: 古风

读周谏议用馨诗集漫赋长歌行

安陆城西,渔船夹岸灯明灭,晚集枫林,郢人巴人半优劣。

解佩亭前水尚流,仙蛾不见风景别。

欲访还丹妙术学延年,入悟何当问老禅。

宛如箭射昆崙直透出,声落星宿海波荡九天。

搥碎须弥为平地,下开混沌别创万国分山川。

寓言谁超庄列上,古来多少大宗匠。

太远莫令失归宿,至玄更得高气象。

气象非凡人所瞻,淡然细味水晶盐。

梅梢夜挂西楼月,沆瀣常餐不下帘。

隔帘冰雪清神思,阳春自歌写胸次。

深宵忽散珠玉光,为收诗草开箧笥。

楚客调同和者多,旋沽帝城腊酒宁辞醉。

紫微下与琐闼邻,圣代应知不负人。

人间风雨隔朝列,海中日月容波臣。

汉江东逝自不尽,蛟龙作伴待时振。

倒翻铁网拔出珊瑚根,丛根赤色长含润。

了此上乘何处谈,华岳峰头共坐烟岚千万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