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一峰侍郎献绩如京苏旧铨司

日色覆平津,年光催别晨。

江帆今送客,水镜旧为人。

城阙融残雪,山河入早春。

寄言花共柳,好作道途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李舜臣的《送苏一峰侍郎献绩如京苏旧铨司》描绘了送别友人苏一峰的情景。首句“日色覆平津”以日出东方的景象烘托出离别的氛围,平津之地沐浴在阳光下,寓意着新的一天开始,也暗示旅途的启程。次句“年光催别晨”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催促着清晨的别离。

“江帆今送客”直接点出送行的主题,江上的船只承载着友人的离去,画面生动。接下来,“水镜旧为人”将目光转向江面,比喻水面如镜子映照出过往的人事,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

“城阙融残雪”描绘了京城的冬去春来,残雪消融,象征着友人赴京之路的清新与希望。“山河入早春”则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预示着友人在京城将迎来新的春天。

最后两句“寄言花共柳,好作道途新”是对友人的临别赠言,希望他在京城的道路上能像花柳一样焕发出新生,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表达了送别的不舍,又寄托了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送曹给事赴京

谏议官应重,看君此一时。

书因规社上,名始赋台知。

过阙春将晚,扬帆雨乍随。

江流亦东去,怀主共如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孙京兆致仕归慈溪

城郭顿生姿,金陵坐镇时。

致身时辈许,乞疾主恩推。

人老攀江上,山林卧海涯。

祗应五色诏,名德复娄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伦彦式祭酒奉其太夫人归养南海

君著老莱衣,非欢昼锦归。

师筵新礼乐,帝幄旧恩晖。

路入黄花满,樯随彩雾飞。

三年高义在,复尔恋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张子阳太常赴京

今皇经术理,侍从复君才。

宇内名谁敌,南中召独回。

江云随五色,夜宿接三台。

应忆金陵别,秋风鸿雁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