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本十三行为杨献叔题(其一)

杂遝群仙事有无,神光离合太模糊。

陈思亦喜幽并客,未肯低头受玉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白玉本十三行为杨献叔题(其一)》,作者是清代的翁同龢。诗中描绘了一种神秘而模糊的场景,似乎在讲述众仙之事的纷繁复杂,"杂遝群仙事有无"表达了一种难以捉摸的仙界景象。"神光离合太模糊"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朦胧感,暗示着神仙世界的变幻莫测。

诗人以陈思为典故,陈思即曹植,以其喜好与幽并地区的文人交往而闻名,这里暗指杨献叔可能也有相似的志趣。"未肯低头受玉符"则表达了杨献叔的个性,他不愿轻易接受世俗的权力象征,保持了一种超然或独立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仙道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影射,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以及对权势的淡然态度。翁同龢的笔触细腻,富有哲理,体现了清朝晚期士人的文化追求。

收录诗词(110)

翁同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玉本十三行为杨献叔题(其二)

湖上平章亦可怜,建储送款巧周旋。

至今一片西泠石,赚尽书生十万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白玉本十三行为杨献叔题(其三)

碧玉清刚白玉肥,较量波拂到纤微。

近人别具谈碑口,顿觉承平老辈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补篱种菊图

上堂别阿姊,阿姊泪如雨。

问弟尔何为,行役苦不已。

久留固无名,简书况有程。

姊看随阳雁,汲汲南北征。

商声满天地,如羹亦如沸。

阿弟襟袂间,斑斑家国泪。

我泪岂妄挥,人生重乖违。

敬告世上人,弟兄莫分飞。

示朴吾姊夫,古之狂猖徒。

开编见题字,令我长嗟吁。

种菊复种菊,今年高过屋。

更待三五年,金英绚秋谷。

形式: 古风

赠吴儒卿时馀将入都(其一)

故人惜远别,索我一幅书。

我书虽不工,点画颇有馀。

重是故人意,抽毫复踌躇。

墨池忽放光,照我眉与须。

天地久衰飒,傫容亦瞿瞿。

嗟我四十五,发白已萧疏。

却更三数年,岂不委壑渠。

恐伤故人心,对书长欷歔。

还君白雪笺,郑重当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