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儒冠每笑拙身谋,春日因何桂玉留。
南浦未思芳草恨,西湖正为落梅愁。
四灵去矣今如在,诸老萧然事已休。
衣钵青松谁继续,家鸡还复可搜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桂对先叔祖青松居士仓使的诗作进行的评价和感慨。首句“儒冠每笑拙身谋”表达了对青松居士身为儒者却命运坎坷,生活不如意的同情,暗示了他可能在仕途上遭遇挫折。次句“春日因何桂玉留”则以春天的桂花和美玉比喻居士的才华与品格,暗示他的才情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留存。
接下来,“南浦未思芳草恨,西湖正为落梅愁”通过南浦和西湖的景色,寓言居士虽然身处美景,但内心却充满离别之苦和落寞之情,暗指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诗句中“四灵去矣今如在,诸老萧然事已休”进一步表达了对前辈学人凋零、学风衰微的感叹,以及对青松居士能否延续前人的学术传统和精神风貌的疑问。
最后两句“衣钵青松谁继续,家鸡还复可搜求”直抒胸臆,提出衣钵无人继承的忧虑,同时也隐含着对居士能否在平凡生活中发掘和传承学问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先人的追忆,也是对后继者的期许,充满了对知识和文化的深深敬意。
不详
宿有骚人兴,休教世俗知。
郊墟聊晚眺,风月入秋宜。
愁极惟凭酒,囊空却剩诗。
更长人不睡,灯火可亲时。
吟轴捲还开,行歌兴尽回。
买花浇换叶,开径扫苍苔。
巾学凉纱样,衣从薄苧裁。
潘郎羞鬓白,多是为秋来。
秋夜多愁思,虚堂风露凉。
观书灯可近,欲睡漏初长。
蛩响频催织,萤飞烁有光。
雨梢窗外过,散入稻花香。
老大今无用,吟诗了白头。
百年如电影,万事付沙鸥。
性淡偏宜静,居贫动是愁。
人情难似旧,门外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