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食荔枝》由清代诗人胡承珙所作,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品尝荔枝时的美妙体验和对荔枝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篇即以历史人物秦皇汉武未尝荔枝,引出对荔枝的珍稀与独特性的赞叹。接着,诗人通过“独有仙人冰玉肤”一句,将荔枝比作仙人的肌肤,细腻而纯净,暗示其珍贵与美好。随后,诗人描述自己身处海国,见到如火扶桑的景象,心中却向往着那绝世的荔枝,仿佛梦回古代的扶荔宫,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诗中提到的“龙女金枝烁有光,鲛人火齐堆无算”,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进一步渲染了荔枝的神秘与华美。诗人通过“蓝红江绿漫复夸,倾成风味自一家”表达了对荔枝多样色彩和独特风味的欣赏,强调其与众不同的魅力。
接下来,“餐芳顿欲换肌骨,忍俊谁能惜齿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认为品尝荔枝能让人焕然一新,即使不顾及牙齿的健康也难以抵挡其诱惑。最后,诗人回顾过去十年间未曾有机会品尝如此美味的荔枝,感叹天公的厚待,让这种佳果能够到达偏远之地。同时,诗人也借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认为自己的言论往往不被世人理解或重视。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荔枝的诱人之处,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