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荔枝

秦皇汉武未闻道,海上那得如瓜枣。

独有仙人冰玉肤,沐雨笼烟住瑶岛。

我来海国春正中,屋角如火扶桑红。

心知绝世在空谷,彷佛梦到扶荔宫。

朝来有酒漾螺碗,眼明见此赪虬卵。

龙女金枝烁有光,鲛人火齐堆无算。

蓝红江绿漫复誇,倾成风味自一家。

餐芳顿欲换肌骨,忍俊谁能惜齿牙。

十年以前无此物,衔子飞来烦海鹄。

天公著意厚穷荒,应遣分甘到铃卒。

万事灰心杜牧之,罪言自著少人知。

朅来正值成阴候,只合兹游为荔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食荔枝》由清代诗人胡承珙所作,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品尝荔枝时的美妙体验和对荔枝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篇即以历史人物秦皇汉武未尝荔枝,引出对荔枝的珍稀与独特性的赞叹。接着,诗人通过“独有仙人冰玉肤”一句,将荔枝比作仙人的肌肤,细腻而纯净,暗示其珍贵与美好。随后,诗人描述自己身处海国,见到如火扶桑的景象,心中却向往着那绝世的荔枝,仿佛梦回古代的扶荔宫,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诗中提到的“龙女金枝烁有光,鲛人火齐堆无算”,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进一步渲染了荔枝的神秘与华美。诗人通过“蓝红江绿漫复夸,倾成风味自一家”表达了对荔枝多样色彩和独特风味的欣赏,强调其与众不同的魅力。

接下来,“餐芳顿欲换肌骨,忍俊谁能惜齿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认为品尝荔枝能让人焕然一新,即使不顾及牙齿的健康也难以抵挡其诱惑。最后,诗人回顾过去十年间未曾有机会品尝如此美味的荔枝,感叹天公的厚待,让这种佳果能够到达偏远之地。同时,诗人也借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认为自己的言论往往不被世人理解或重视。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荔枝的诱人之处,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73)

胡承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衙斋偶成

小庭风细蝶依花,日午黄蜂亦散衙。

岂有不平鸣蜥蜴,未知何事闹虾蟆。

偶缘碍足思锄草,莫为伤脾便毁茶。

树影微欹残梦醒,浑忘身世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斐亭即事

旋汲清泉满旧池,遍寻异蘤得新知。

未堪谢客呼山贼,且学樊须作圃师。

沧海此亭原粒粟,青天终古自游丝。

閒来扫地焚香坐,也算平生一段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扶桑花

金乌万里翔逸骇,踏折桑枝落东海。

胚胎元气成扶疏,锻鍊阳精蓄光采。

稠条沃叶墙东隈,烧空擎出玛瑙杯。

红绒一线烛龙吐,丹砂万片金炉开。

呼工调脂不敢画,认取蟠根出天外。

羲辔应从此地升,羿弓定自何年挂。

见说长春历四时,斜槎倒插足生机。

转瞬荣华羞似槿,向阳心事本如葵。

无端流落鱼蛙国,却被时人妄品题。

形式: 古风

绿珊瑚树歌

龙工胡为不自惜,琪树琅玕掷千尺。

弃置人家溷厕间,牛栅鸡栖恣狼籍。

世人但羡出水赤,石上蟠根多不识。

故将本色示人间,任使看朱乱成碧。

颇闻此树含毒浆,樊圃可止狂夫狂。

愿金如粟马如羊,使君归去垂空囊。

明珠薏苡多谤伤,安用绿玉枝交相。

酒酣起舞铁如意,七尺珊瑚等闲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