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卫岭和韩昭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

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从前的王朝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扩展领土,划分出四五千里的边界。
前方可以望见陇山驻扎着如林的剑戟,后方则有巫峡严密防守,防止烽火狼烟的蔓延。
即使是英明的君主也亲自出征平定贼寇,秦始皇痴迷于求仙却徒劳无功。
若想寻找古代隗宫的遗迹,那正是暮春时节,黄莺鸣叫的美好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边塞风光与历史变迁的壮丽画面。开篇“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两句,借用了古代强盛时期开辟疆土、划定国界的情景,展示了当时的雄伟气势和对未来边疆稳固的展望。

紧接着,“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两句,则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绘,将边塞的险峻与军事布防的情况生动呈现。诗人通过“剑戟”和“烽烟”的意象,不仅传达了边疆地区的紧张气氛,也表露出了守卫者们的警觉和坚守。

中间两句,“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则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呼应。轩辕黄帝和秦始皇都是古代著名的君主,他们各自代表了远古时期的神话色彩与强权统治。这里提及他们,是为了强调边疆地区不仅有现实的战争威胁,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最后,“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两句,则是诗人在这片充满历史沧桑的地方进行情感上的寄托。通过“寻胜”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辉煌的追念和向往,同时“暮春天”的描写则增加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情怀,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

李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幸秦川上梓潼山

乔岩簇冷烟,幽径上寒天。

下瞰峨眉岭,上窥华岳巅。

驱驰非取乐,按幸为忧边。

此去如登陟,歌楼路几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剑门

缓辔踰双剑,行行蹑石棱。

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

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

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宫词

辉辉赫赫浮玉云,宣华池上月华新。

月华如水浸宫殿,有酒不醉真痴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不缘朝阙去,好此结茅庐。

形式: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