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仙(其十)

榕城好,飘梦水天空。

枫叶凉波江舫笛,梅花细雨寺楼钟。不听也愁侬。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梦游仙(其十)》,作者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诗中描绘了榕城(福州)的迷人景色,通过"飘梦水天空"一句,展现出梦境般的轻盈与空灵。接着,诗人以枫叶、凉波、江舫笛声和梅花、细雨、寺楼钟声为意象,构建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江南水乡画卷,充满了诗意和宁静。

"枫叶凉波江舫笛"描绘的是江面上枫叶飘落,微风吹过泛起波纹,舟上有人吹着笛子,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梅花细雨寺楼钟"则转而写到冬日梅花在细雨中开放,寺庙的钟声悠扬回荡,增添了寂静中的禅意。

最后,诗人说"不听也愁侬",表达了即使不亲自聆听这美妙的景象,心中也会因为这份愁绪而感到惆怅,流露出对榕城美景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孤鸾.供蜡梅一枝

病黄生面。记蛎粉围墙,那回曾见。

苦把蛮腥,腻了寿阳宫瓣。

东风又还到也,怎寒花尚留秋怨。

冷入二分龙麝,带断魂飘远。问别来何处照清浅。

说离恨天西,旧红无伴。疏影浑难觅,付月波凉蘸。

美人倚愁独立,梦游仙道妆偷换。

香外一瓶一我,正万缘俱澹。

形式:

声声慢.雪珠

欬玉因风,跳珠似雨,骊宫舞碎珊瑚。

窜入花丛,催他蝶梦红枯。

潇林又闻闹竹,怕湘妃冰绿单肤。

沉吟久,怎钗梁敲断,消息都无。

依约乌篷密响,恰此身飘泊,如傍菰蒲。

冷晕摇青,逼成灯影模糊。

空庭一声一点,算个侬心上秋余。

还愁是,打妆楼帘眼太疏。

形式:

玉簟凉.题次香悼亡词后

珠涨迷江。是万里泪痕,报答成双。

丝丝花气息,怎断了偏长。

离红无主,又霎时换作,缟梦冰凉。

收影去,早暗消龙骨,偷费乱肠。檀郎。

春尘锦瑟,秋雪玉箫,赢得此恨茫茫。

仙山天样远,那觅返魂香。

虚幌旧并倚处,有小月飞上钗梁。

芳约准,待拚他连理唐昌。

形式:

天香.水仙

湘月夜愁,海云春笑,是花还是仙子。

讯远槎风,梦塞钗雪,鲛泪澹红曾洗。

葱尖切恨,遥认得冰环玉指。

似向翠蓬闻磬,一痕水天凉气。微波寄语千里。

写迷离洛灵身世。最忆江皋步晓,袜陈飘起。

绮石圆沙无数,放小小香魂出头地。

绿凤梳翎,蛮腥尚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