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其二)

苍苍长安陌,郁郁罗青槐。

曜灵生东隅,明堂旦正开。

钟鼓天子坐,冠盖公卿来。

子侯何少年,次第相追陪!

红颜映紫绶,金貂立玉阶。

朝罢骑马还,道旁尽称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中的一幅生动景象,展现了古代官场的繁华与庄严。首句“苍苍长安陌,郁郁罗青槐”以苍茫的长安街道和繁茂的青槐树起笔,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庄重的氛围。接着,“曜灵生东隅,明堂旦正开”描绘了太阳从东方升起,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朝廷的大门也正式开启,预示着政治活动的活跃。

“钟鼓天子坐,冠盖公卿来”进一步展示了朝廷的威严与秩序,钟鼓齐鸣,天子端坐,公卿大臣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官帽,前来朝见。这一场景体现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等级的鲜明对比。

“子侯何少年,次第相追陪!”则将焦点转向一位年轻的子侯,他年轻英俊,与众多官员一同在天子面前侍奉,显示出他的地位与潜力。接下来的“红颜映紫绶,金貂立玉阶”更是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红润的脸庞映衬着紫色的绶带,金光闪闪的貂皮冠饰立于洁白的台阶之上,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风采,也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最后,“朝罢骑马还,道旁尽称佳。”描述了官员们在完成朝会后,骑马返回,沿途受到路人的称赞。这既是对他们身份地位的认可,也是对朝廷秩序与和谐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官场的风貌,以及权力、等级与个人形象之间的微妙关系,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古诗(其三)

日落平阳里,王侯相经过。

车马如云屯,葆盖似星罗。

门前列钟鼓,堂上陈笙歌。

华灯灿绮席,珠帘出青娥。

流离曾几时,娱乐何其多!

朝困沙中鳞,夕兴江上波。

得志须尽欢,安能长轗轲?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古诗(其四)

端坐不得志,出门横朱轮。

辉光盈道路,车上意气新。

孙弘起牧豕,买臣方负薪。

一言当天子,遂据要路津。

叱吒奔风雷,顾盼生阳春。

如何贾谊才,终老长沙滨。

丈夫有时命,岂必终苦辛!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古诗(其五)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道。

江南何所思,佳人委秋草。

灵衣张空房,流尘积輀旐。

穗帐明月来,岂若平生好!

葱葱玉树枝,凋摧亦已早。

朝为艳阳花,夕暮成枯槁。

人生少得意,得意难竟保。

弃置勿复思,忧伤徒自老!

形式: 古风

少年行

朝逢游侠儿,鞲靫插羽箭。

放马长楸间,射飞左右便。

气若凌公侯,有技无人善。

上书自请缨,天子不召见。

烽火入萧关,誓与单于战。

白马驮鞍回,霜蹄碧血溅。

生还应无功,死去复谁羡?

少年勇轻生,使我泪流霰。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