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

春泥翠湿,任柳丝一把,拖地无迹。

梦觉池塘,卷起疏帘,浓蓝暗染吟席。

瞢腾蜻眼偷窥处,笑没个、踏青人识。

渐绿阴、红到斜阳,尚恐看朱成碧。

见说花钿坠了,几回唤小玉,阶畔难觅。

斗向窗前,笼袖拈来,绀唾输他颜色。

东风吹透长堤路,又想像、详罗裙褶。

问甚时、长遍空山,高下冷烟同滴。

形式: 词牌: 疏影

鉴赏

这首诗名为《绿意》,是清代女诗人吴藻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通过"春泥翠湿"和"柳丝拖地",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湿润。"梦觉池塘"一句,将读者带入诗人梦境中,池塘水面映照着蓝天,营造出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瞢腾蜻眼偷窥处"描绘了蜻蜓在水面轻盈翻飞的情景,而"踏青人识"则暗示了诗人对春游者的想象,他们或许并未察觉这微妙的春色。接下来,诗人借"渐绿阴、红到斜阳",描绘了绿叶与落日余晖交织的美景,担心过于浓郁的绿色会让人误以为是红色。

"花钿坠了"和"小玉阶畔寻觅"则引入了女性的元素,增添了情感色彩,表达了一种失落与寻找的微妙情绪。诗人通过"斗向窗前,笼袖拈来"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娇羞与细致。"东风吹透长堤路",东风轻轻吹过,仿佛能穿透衣裙,勾勒出女子的柔美形象。

最后,诗人以"问甚时、长遍空山,高下冷烟同滴"收尾,表达了对春色长久驻留的期盼,以及对空山冷烟中花朵凋零的淡淡哀愁。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95)

吴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自号玉岑子,祖籍安徽黟县。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自绘饮酒读骚图,又题饮酒读骚图曲。著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书屋诗》等

  • 字:苹香
  • 籍贯:浙江仁和(今杭州)
  • 生卒年:1799~186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手弄白团扇,阶下扑流萤。

碧天今夜如水,三两点秋星。

却绕井阑寻去,又被惺忪花影,遮得不分明。

小步凤鞋困,笼袖倚山屏。月篱外,烟砌畔,猛相迎。

回身欲觉,无赖飞上玉钗停。

门掩一层帘子,帘护一重窗子,偏解入疏棂。

应是会侬意,来作读书灯。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千秋岁

绣工妨了。纱幕传经早。人影瘦,妆楼悄。

熨忘金斗冷,辉借兰釭照。

听不厌,琅琅凤啭桐花小。机样停鸳教。

书味丸熊饱。一寸荻,三春草。

碧桃和雪靧,玉树临风皎。

试看取,他年紫锦鸾回诰。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疏影

空庭似雪,有满天露气,满地明月。

才看团团,又唱弯弯,无端多此圆缺。

秋来已是难消领,况病过、薄寒时节。

望碧云、隐约琼楼,想见素娥愁绝。

待把伤心细问,欲眠更强起,罗幕重揭。

几处笙歌,几处关山,几处照人离别。

西风了不知霜信,但乱扑、打窗红叶。

甚夜深、犹倚阑干,翠袖冷将花折。

形式: 词牌: 疏影

风流子

黄河远上曲,旗亭句、唱到木兰舟。

正北里胭脂,玉人窈窕,东山丝竹,名士风流。

绿波外、垂杨千万树,恰恰啭莺喉。

茶灶书床,短篷双桨,罗衫团扇,锦字银钩。

莲心红彻底。鸳鸯七十二,飞过回头。

不记西湖湖水,闲了盟瓯。

甚前尘如梦,青春十载,落花万点,点点生愁。

惆怅鹊华山色,画里成秋。

形式: 词牌: 风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