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礼律通称母,宁分继与亲。
乃知履霜子,绝似卧冰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收录在《杂咏一百首》中。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表达了深刻的人伦道德观念。
“礼律通称母,宁分继与亲。”这里,“礼律”指的是古代的礼仪法则,而“母”在这个语境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尊敬和爱护。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母亲的崇高敬意,即便是在严格的礼节面前,也无法割舍与母亲之间的亲情。
接下来的两句,“乃知履霜子,绝似卧冰人。”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景象:在寒冷的冬天,有人像踩着霜冻一样坚忍前行,而这种坚毅不拔的形象,又像是躺在冰上的人。这里,“履霜”和“卧冰”都是形容词,通过极端的自然环境来比喻人们对待困难时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而且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坚守道德、不屈服于外界压力的精神追求。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当时三晋地,已有圣人生。
不晓河汾氏,为隋策太平。
稷下空多士,谁为国重轻。
列城七十二,死者一书生。
神女登徒子,微词未必然。
感襄通一梦,窥玉费三年。
圣经非拒父,古谊有传贤。
据以兵求胜,彊能智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