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莺啭谢娘慵

春似谢娘浓,晴酣困未松。

莺从何处啭,人比向来慵。

啼得娇成曲,听馀恨满胸。

闲看风柳絮,更问绣花茸。

隔屋渠三折,倚屏山万重。

棋声惊过鸟,敌手不曾逢。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慵懒而迷人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物的情感交织。

首联“春似谢娘浓,晴酣困未松”以“谢娘”比喻春色之浓烈,如同少女的娇艳,晴天的温暖让人感到慵懒,尚未完全清醒。颔联“莺从何处啭,人比向来慵”进一步描绘了春日里的生动场景,黄莺的啼鸣从远处传来,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而人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也显得更加慵懒,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颈联“啼得娇成曲,听馀恨满胸”则通过黄莺的啼鸣,引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尾联“闲看风柳絮,更问绣花茸”描绘了诗人悠闲地观赏着随风飘扬的柳絮和绣花般的茸草,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与前文的慵懒形成呼应,展现出一种淡然自得的情怀。

接下来,“隔屋渠三折,倚屏山万重”通过空间的转换,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仿佛置身于重重叠嶂之中,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最后,“棋声惊过鸟,敌手不曾逢”以棋局的静谧与过路鸟儿的惊动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以及人物情感的微妙展现,构建了一个既充满生机又略带哀愁的世界,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春景.诗人命属花

红落胭脂井,香埋绛缕纱。

诗人工掞藻,吾命属渠花。

心呕犹堪思,山颓尚念赊。

吟残锦官里,醉倒玉皇家。

愈愿偿春酒,郊迷择婿车。

江头颠欲死,已办鬓生华。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春景(其一)村村自花柳

御宿长杨馆,南山沁水园。

风尘犹日日,花柳自村村。

王谢人家远,朱陈里姓存。

飘零香涧水,摇飏绿柴门。

杜曲风和雨,秦人子又孙。

细腰桃露脸,脉脉竟无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春景(其二)村村自花柳

乱后新烟少,村村自物华。

周遭溪上柳,烂熳路傍花。

独独人沽酒,行行客卖瓜。

絮迷三户曲,香满四娘家。

清汴龙舟远,玄都燕麦斜。

琵琶鞍路悄,应念浣溪纱。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春景.去帆春色随

春色终然别,开帆岂有期。

飘飘从此去,往往与之随。

渐可孤蓬小,能令绝岸移。

殢人愁碧远,到海落红痴。

风自无回理,潮犹有上时。

离魂难可得,飞絮满天涯。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