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松寺

秋风吹客衣,去路倚天碧。

跻扳一何苦,政坐爱山癖。

人言五松下,曾是瞿昙宅。

至今梧竹阴,列屋栖禅寂。

尘缨得暂解,俗驾聊可息。

怡颜岩间树,洗耳泉上石。

孤云共还往,窈窕去无迹。

道人粲可流,独步少林席。

客来了不言,碧眼照庭柏。

希声出钟梵,妙意生墙壁。

寒灰暗青灯,偶坐遂终夕。

归来人境空,缺月挂山额。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风轻拂行人的衣裳,前行之路直插蓝天翠色。
攀登山崖多么艰辛,只因我深爱山间的僻静。
人们说那五棵松下,曾是佛陀瞿昙的居所。
如今仍有梧桐竹影,静谧的房屋中禅修者静寂无声。
世俗的束缚暂时放下,让我得以稍作休息。
在山岩间树木间我心情愉快,泉水边的石头洗净了耳朵。
孤云自在来去,身影悄然无踪,仿佛与道同行。
道人风采如流水般洒脱,独自漫步在少林寺的席位上。
客人来访却默不作声,碧绿的眼睛映照着庭院的柏树。
寺庙钟声悠扬,佛法的奥妙在墙壁间流淌。
寒冷的灰烬,昏暗的青灯,我偶尔坐着度过整个夜晚。
回到人间,只见空荡荡的景象,缺月高悬于山头。

注释

秋风:凉爽的秋风。
倚天碧:直插蓝天的翠色。
政:只是, 只因。
山癖:对山的喜爱成癖。
瞿昙:佛教中的佛陀名。
尘缨:世俗的束缚,指官职或责任。
聊可:姑且, 稍微。
怡颜:使心情愉快。
寒灰:冷灰, 指灯火。
缺月:不完整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秋日里前往五松寺的景象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于佛法修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秋风吹客衣,去路倚天碧。”两句开篇便以秋风为笔,描绘出行者被凉风拂过的感觉以及远方道路与蓝天相接的壮丽景象。这里,“客衣”暗示了行者的孤独与飘逸,而“倚天碧”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跻扳一何苦,政坐爱山癖。”诗人通过对古木(跻扳)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个人对于山野的执着。这里,“跻扳”形象地表现了树木的苍劲和坚韧,而“政坐爱山癖”则揭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山水生活的向往。

“人言五松下,曾是瞿昙宅。”这两句引出了诗中的人物瞿昙(即佛祖释迦牟尼),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佛教文化传承的尊崇。诗中的“曾是”二字增添了一种时光流转之感。

接下来的几句:“至今梧竹阴,列屋栖禅寂。”通过对梧桐树荫和寺庙建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同时“栖禅寂”则直接指向了佛教修行的宁静与专注。

“尘缨得暂解,俗驾聊可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渴望在佛法中寻求片刻安宁。这里,“尘缨”象征着红尘之累,而“俗驾”则代表了世间的烦恼。

以下几句:“怡颜岩间树,洗耳泉上石。”诗人通过对岩石和泉水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心灵得到净化与安宁的状态。这里,“怡颜”形容面色平和而愉悦,而“洗耳”则象征着心灵的清洁。

“孤云共还往,窈窕去无迹。”诗中通过对云和山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退人间的心境。这里,“孤云”形象地表达了行者与世隔绝的状态,而“窈窕”则增添了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感觉。

“道人粲可流,独步少林席。”诗中通过对道人的描写和对少林寺的提及,进一步强化了佛法修行的主题。这里,“粲可流”指的是道德可以流传,而“独步”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几句:“客来了不言,碧眼照庭柏。”诗人通过对来访者的描写,以及对碧眼和庭院中柏树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美好。这里,“不言”表达了一种超越语言沟通的境界,而“碧眼照庭柏”则是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古木、寺庙等自然元素和佛教文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之地的向往以及在佛法中寻求心灵安宁的追求。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五峰寺

五峰如五城,草树皆秀发。

人间白玉京,此土黄金刹。

长松荫步武,目改心已雪。

税鞅罢言归,前山写薇蕨。

形式: 古风

仆与公采户曹奉议有先世之契又旧从其伯仲游今复相遇于此前日偶过西邻不知尝辱车马承贶佳什次韵为谢

缚柴窄窄昼常关,剥啄髯参兴尽还。

不听高谭如屑玉,强酬好句似登山。

论交此地逢三益,识面他时熟两难。

更忆金兰家世旧,公馀能复共开颜。

形式: 七言律诗

仆和蹈元莲竹之什意在誉竹于莲有投鼠之嫌明复知县有作姑两可之他日蹈元邀客置酒花下予不得无愧复用前韵以谢花云

蓝田官舍碧山里,南北红蕖照明水。

公馀唤客坐晚凉,不独桃源真避世。

举杯欲酌还自愁,退之惭花不御李。

却持卮酒起谢花,我亦前言聊一戏。

就令妩媚正不恶,更向郑公观所以。

世情好恶苦不常,富贵相亲贫贱弃。

与花俱是天涯人,万事要同风过耳。

花闻我语为解颜,一笑凝然作川媚。

主人有酒君但倾,对花不饮竟何谓。

宰官况有弄丸手,坐解两家归两是。

花神莫浪疑山翁,翁心壁月当寒空。

形式: 古风

六月四日饭石门风雷大作而雨不成滴戏以诗趣之

疾风捲落叶,六月秋欲变。

云生涧底松,雷走岩下电。

雨华如棼丝,熟视乃不见。

借令车轴飞,来救龟兆遍。

常旸起民瘼,吻噪不得咽。

寄言行空龙,若药须暝眩。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