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辰阳假寓龙兴寺喜诸友见过

他日趋庭客,春鸿迹谩寻。

洞门过道侣,虚室憩禅心。

山带城隍老,江分草树深。

静闻龙雨去,还傍洗尘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再次造访辰阳,入住龙兴寺时的情景,以及与友人的欢聚。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禅宗精神的追求。

首联“他日趋庭客,春鸿迹谩寻”,以春日鸿雁南飞的踪迹为引,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预示着友人将要到来的喜悦。这里的“趋庭”既指友人即将到达,也暗含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如同鸿雁般高洁。

颔联“洞门过道侣,虚室憩禅心”,描绘了龙兴寺内清幽的环境,洞门象征着进入心灵深处的通道,道侣们在其中修行,虚室则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空灵,是禅修的理想之地。这一联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颈联“山带城隍老,江分草树深”,描绘了山城之间的景象,山峦连绵,仿佛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江水蜿蜒,草木茂盛,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壮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尾联“静闻龙雨去,还傍洗尘襟”,在静谧中听闻龙雨离去的声音,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净化与提升,表达了诗人渴望心灵得到洗礼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禅宗精神的感悟与追求。

收录诗词(743)

符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呈陶明府(其一)

长官贤孰似,平易近人人。

彭泽家风远,河阳惠政新。

边隅花作县,幽洞鸟鸣春。

骥足时看展,无誇汉吏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呈陶明府(其二)

岂谓诸侯客,江湖一老生。

畏人常屏迹,通籍竟虚名。

索莫登楼兴,留连倾盖情。

宠招时命骑,山寺往来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立夏

春光留不住,属目又朱明。

雨长悬岩树,风喧接叶莺。

市邻朝伐鼓,童释夜吹笙。

转觉乡心碎,归帆几日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朗都纲谢官居龙山绝顶结小庵予号曰鹊巢赠以诗

未出沙弥臼,还来寄鹊巢。

安禅云共被,施食鸟分匏。

香篆空中灭,经鱼露下敲。

任他尘劫化,勘破此山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