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理事未逾月,簿书终日亲。
简编不及顾,几阁积埃尘。
今辰属斋居,烦局一舒伸。
瞻眺庭宇肃,仰首但秋旻。
茂树禽转幽,忽如西涧滨。
聊参物外趣,岂与俗子群。
这首诗描绘了朱熹在斋居时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首句“理事未逾月,簿书终日亲”表明他处理事务的时间不长,却已经全身心投入其中,忙碌于文书工作。接着“简编不及顾,几阁积埃尘”两句,通过描述简册和书桌的堆积,暗示了工作的繁重和时间的紧迫。
“今辰属斋居,烦局一舒伸”则表达了诗人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得以在斋居中放松心情的喜悦。他“瞻眺庭宇肃,仰首但秋旻”,在庭院中漫步,抬头望向天空,感受着肃穆的氛围和秋天的辽阔,心境得到了宁静和平和。
“茂树禽转幽,忽如西涧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茂密的树木中传来鸟鸣声,仿佛置身于西涧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寻求心灵慰藉和超脱世俗的表现。
最后,“聊参物外趣,岂与俗子群”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越世俗的乐趣,不愿与凡夫俗子为伍的心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朱熹在繁忙工作之余,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在精神层面的自我超越。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斋宇夜沉寂,凄凉群物秋。
卧听檐泻尽,心属故园幽。
了事知何日,分曹喜胜流。
笑谈真暂尔,不敢恨淹留。
寒灯耿欲灭,照此一窗幽。
坐听秋檐响,淋浪殊未休。
穷秋一雨至,暂止复萧萧。
曲沼寒流满,空庭凉叶飘。
闻钟怀故宇,览物属今朝。
一咏归来赋,顿将形迹超。
长廊一游步,爱此方塘净。
急雨散遥空,圆文满幽镜。
阶空绿苔长,院僻寒飙劲。
长啸不逢人,超摇得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