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边娇.刳橘而空,其中注膏油,燃之红润可爱

人去商山,剩大腹团栾,痴皮混沌。

玉壶濯魄,金刀刮膜,一点酸心都尽。

兰膏乍注,早逗出、玲珑红晕。

珠光密护,仔细趁、骊龙眠稳。

夜深取到兰房,绛帷高卷,碧纱低衬。

佛头光满,仙炉焰小,不怕晓风吹紧。江南旧岸。

早万颗、霜丸寒陨。迢迢永夜,喜金迟烬。

形式: 词牌: 月边娇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刳橘注油、燃灯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与艺术美感。

首先,“人去商山,剩大腹团栾,痴皮混沌。”开篇即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橘子比作“大腹团栾”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橘子饱满、圆润的形态,同时“痴皮混沌”则暗示了橘子表面的粗糙与原始状态,为后续的加工过程埋下伏笔。

接着,“玉壶濯魄,金刀刮膜,一点酸心都尽。”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橘子比作“玉壶”,通过“濯魄”(洗涤)和“刮膜”(剥皮)的动作,象征性地去除橘子中的酸味,使之变得甘甜可口,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兰膏乍注,早逗出、玲珑红晕。珠光密护,仔细趁、骊龙眠稳。”这一段进一步描述了将香膏注入橘子内部的过程,使得橘子内部呈现出诱人的红色光泽,仿佛镶嵌着珍珠般的光芒,营造了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氛围。同时,“趁”字的使用,生动地表现了制作过程中对细节的精心把握,确保了成品的完美呈现。

“夜深取到兰房,绛帷高卷,碧纱低衬。”夜晚,将点燃的橘灯放入装饰精美的房间中,红色的帷幔高高卷起,绿色的纱帘低垂衬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环境,使橘灯成为房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佛头光满,仙炉焰小,不怕晓风吹紧。”橘灯的光亮如同佛头般圆满,即使在清晨微风中也能保持稳定燃烧,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江南旧岸。早万颗、霜丸寒陨。迢迢永夜,喜金迟烬。”词人将橘灯与江南的霜冻、夜晚的漫长联系起来,通过“万颗霜丸”(霜冻的果实)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怀念。同时,“喜金迟烬”则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持久不灭的期待与喜悦,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对刳橘注油、燃灯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艺术创造力,还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夜合花.以橄榄核插烛上燃之,其光四射,若兰花然,颇可观玩

小剔银灯,轻揎翠袖,居然顷刻开花。

冰心暖透,一枝放出仙芽。疏又密,整还斜。

是优昙、结就天葩。不成梅萼,不成莲瓣,随意些些。

回思俊味堪夸。舌本馀甘领略,雅称新茶。

纤纤剩核,还供儿戏喧哗。珠错落,玉了叉。

看灯前、细掣金蛇。浮生泡影,世情阳焰,坐惜年华。

形式: 词牌: 夜合花

探芳信.烘豆

趁秋早。向棚底斜阳,筠篮采到。

讶一弯新绿,眉妩斗娇好。

玉人纤手灯前剥,忙煞麻姑爪。

倩厨娘、翠釜燖来,再安茶灶。红焰一炉小。

更细著晶盐,料量多少。炙透兰心,休遣绿衣老。

拈来不独酒边宜,也是相思料。

看青青、撮向茶瓯更妙。

形式: 词牌: 探芳信

一萼红.风菱

指江乡。有一绳斜界,采采水中央。

鞋角同尖,弓腰比曲,青翠堆满筠筐。

趁秋老、风檐高挂,任儿童、谗口不教尝。

几日西风,销磨玉质,干透琼浆。

看取晶盘盛到,似瘦来家令,老去秋娘。

面目虽皴,腰肢尽细,多少余味包藏。

还自笑、形骸槁木,论风调、与尔最相当。

但博饶甜作相,休惜年光。

形式: 词牌: 一萼红

凤归云

记少小、竹马鸠车,泥龙瓦狗,相共嬉游,有个青衣,短发垂肩、外家娇婢。

向红楼上、同捉迷藏,同猜春谜。

奈岁华、一去如逝水。早又绿叶成阴,鬓丝憔悴。

更可叹、青犊横行,红羊惨觏。

多少旧家,一例沙虫,碧玉寒微,绿珠高节、死随夫婿。

算蓬门内,有此贞萋,生光彤史。

只童稚、旧事不堪记。未免吊凤伤心,忆云挥涕。

形式: 词牌: 凤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