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学士

已著山人屐,那能远入城。

艰难思变姓,老大畏争名。

病叶兼虫响,闲云肯雨行。

长怀陶靖节,出处意分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已经穿上了山人的木屐,怎能深入城市中。
在困苦中思考改变身份,年老时畏惧争夺名声。
病弱的叶子伴随着虫鸣,悠闲的云彩怎肯带来雨水。
长久地怀念陶渊明,他的出仕和隐居态度明确。

注释

已:已经。
著:穿上。
山人:隐士。
屐:木屐。
那能:怎能。
艰难:困苦。
思:思考。
变姓:改变身份。
老大:年老。
畏:畏惧。
病叶:病弱的叶子。
兼:同时。
虫响:虫鸣声。
闲云:悠闲的云彩。
肯:愿意。
长怀:长久地怀念。
陶靖节:陶渊明(字靖节)。
出处:出仕和隐居。
意:态度。
分明:明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昉所作的《答王学士》。诗人以山人的身份自比,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疏离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已著山人屐”描绘了诗人已经选择了山居生活,穿着适合山野的鞋子,暗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排斥。次句“那能远入城”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选择,表示无法轻易踏入繁华的都市。

诗中“艰难思变姓,老大畏争名”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竞争和名利的厌倦,认为在艰难困苦中改变本性,随着年龄增长更畏惧于争夺名声。接下来,“病叶兼虫响,闲云肯雨行”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般地表达出诗人希望像病叶和闲云那样,顺应自然,不受人事纷扰。

最后两句“长怀陶靖节,出处意分明”表达了诗人对东晋隐士陶渊明的深深敬仰,他的出处进退之道为诗人提供了榜样,表明自己对于隐居与出仕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定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追求隐逸生活的高洁情操,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清晰抉择。

收录诗词(31)

林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夜溪行怀富沙友

溪光清浅碎琼瑶,杨柳风柔酒渐消。

犹忆去年今夜月,照人同上水西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戏笔

碧云芳草两悠悠,望断天涯此倚楼。

莫遣闲愁似江海,潮生潮落几时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杂咏

蓂荚阶前日月飞,羹墙惆怅望尧眉。

三千年笑巢由错,不见勋华揖逊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雪中怀槐坡丹品

昔同诗伴结清游,乱折梅花当酒筹。

十二阑干风雪里,玉人扶醉下西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