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赋蚊

生长虽微细,翾飞逐盛阳。

吾身非铁石,尔觜太铦刚。

戢戢朝藏壁,喧喧暮满房。

灯前已环绕,檐角尚悠扬。

纱眼能缘过,冰肤亦噬伤。

用心均货殖,损物亚螟蝗。

栖宿么虫巧,追擒蝙蝠忙。

秋风动天地,尔辈更凄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虽然生长得微小,却能轻盈飞翔追逐阳光。
我并非铁石心肠,但你的嘴太过锋利。
清晨时藏在墙壁,傍晚则充满整个房间。
灯光下你环绕飞舞,屋檐边还不断穿梭。
即使纱窗缝隙也能穿越,冰冷肌肤也被你刺伤。
你一心追求财物,比害虫还损人。
即使是小虫,也懂得巧妙栖息,捕捉蝙蝠忙个不停。
秋风吹来,你们这些生物更加感到凄凉。

注释

生长:形容植物或动物的发育。
翾飞:轻盈飞翔。
盛阳:强烈的阳光。
铁石:比喻坚硬无情的心肠。
尔觜:你的嘴。
铦刚:锋利。
戢戢:形容聚集的样子。
喧喧:嘈杂声。
满房:充满整个房间。
灯前:在灯光下。
檐角:屋檐边。
悠扬:飘忽不定。
纱眼:指孔隙或窗户上的细孔。
冰肤:比喻皮肤冷如冰。
噬伤:刺伤。
货殖:财物的积累。
损物:损害他物。
亚:次于。
么虫:小型昆虫。
追擒:追逐捕捉。
蝙蝠: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
秋风:秋季的风。
凄凉:悲凉、冷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蚊虫的生存状态和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开篇“生长虽微细,翾飞逐盛阳”写出了蚊虫虽然体型小却能在明亮的阳光下自由飞翔,显示出蚊虫顽强生命力的一面。

接下来,“吾身非铁石,尔觜太铦刚”表现了诗人对蚊虫坚硬嘴部的赞叹,同时也反映出了人类对于这些小生物难以防御的心情。紧接着“戢戢朝藏壁,喧喧暮满房”形象地描绘了蚊虫白天隐藏于墙壁之间,夜晚则充满室内,活跃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之中。

“灯前已环绕,檐角尚悠扬”则是对蚊虫围绕灯火、聚集在屋檐之下这一现象的细腻描写,它们似乎无处不在,给人以压迫感。诗中的“纱眼能缘过,冰肤亦噬伤”强调了蚊虫虽然小,但其叮咬却能够穿透薄纱,引起皮肤的疼痛和伤害。

“用心均货殖,损物亚螟蝗”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小动物精明计算、不择手段的批评。它们虽然微小,但对于人类财产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而“栖宿么虫巧,追擒蝙蝠忙”则展示了蚊虫等昆虫在夜晚寻找栖息之所,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这些昆虫精明计算、不停活动的态度。

最后,“秋风动天地,尔辈更凄凉”则是在秋风中感慨于蚊虫这一族群似乎更加凄凉。这里的“凄凉”可能既有自然环境转冷的含义,也寓意着诗人对于这些小生命命运的同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蚊虫生态和行为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观察与感悟。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坤成节南宫赐宴

盛德千龄会,坤成四海观。

南琛走交趾,北赆引呼韩。

紫极经躔近,文昌步武宽。

横天起嵩华,照地集琅玕。

美酒来天禄,珍殽赐大官。

炉烟凝栋宇,冰雪袭杯槃。

瞻拜戎心服,山呼士气欢。

风清百尺庑,花压两梁冠。

雷作闻挝鼓,猱升看戏竿。

华裀舒雾霭,妙舞起波澜。

乔木秋声远,高城夕照残。

天街淡佳气,振鹭杳归翰。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诸葛武侯

天下军书动,西南霸气偏。

太公谋国妙,伊尹佐时专。

季汉基还立,强吴势外连。

兵从新节制,志复旧山川。

霜肃关中晚,春浮渭上天。

恩威人并附,将相器俱全。

丑虏羞巾帼,遗音被管弦。

妖星如不堕,功业管箫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喜雪十韵

此夜不成雪,明朝应作霖。

细声来户牖,爽气入裯衾。

窥隙疑相射,循檐觉更深。

因风成倒阵,过竹有馀音。

画阁迷钗玉,旗亭付酒金。

封漫碧涧曲,点缀假山岑。

鹤氅行何丽,牛衣卧不任。

渔罨平易失,樵径浩难寻。

却赴明光贺,潜追霢霂吟。

天街立马望,双阙正球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景灵宫奉安神考御容

先帝遗弓剑,威灵在九州。

方悲风驭远,已见月衣游。

别殿笙歌动,中天彩翠浮。

觚棱参魏阙,气象拟蓬丘。

羽卫生幢盖,都人识冕旒。

吾君孝心远,文考百无忧。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