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铁瓮城高落日沉,秋涛滚滚起层阴。

天教设险分南北,水识朝宗自古今。

风急江豚吹中浪,月明乌鹊绕空林。

千年销尽英雄气,留与吾侪击楫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渡江》诗,由清代诗人郑玉珩所作,描绘了长江渡口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感。

首联“铁瓮城高落日沉,秋涛滚滚起层阴”,开篇即以雄浑之笔勾勒出一幅夕阳西下、江面波涛翻滚的画面。铁瓮城,此处指古代的军事要塞,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防御的力量。落日沉入地平线,秋涛则在夕阳余晖中翻滚,层云密布,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颔联“天教设险分南北,水识朝宗自古今”,进一步深化了对长江作为自然与人文界线的思考。这里的“天教”和“水识”都赋予自然现象以某种超然的智慧与意志,暗示着长江不仅是一条地理上的分界线,更是连接南北文化的纽带,其历史意义跨越时空,自古至今。

颈联“风急江豚吹中浪,月明乌鹊绕空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夜晚渡江时的独特景象。江豚在风浪中游弋,乌鹊在月光下飞翔,空林静谧,这些生动的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既有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也暗含着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尾联“千年销尽英雄气,留与吾侪击楫吟”,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与个人情感。千年时光流转,英雄豪情或许已随风消散,但留下的是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诗人在这里鼓励后人,即使面对历史的沧桑,也要保持勇气与激情,继续前行,吟唱属于自己的篇章。

整首诗通过对长江渡口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历史观照。

收录诗词(2)

郑玉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孤雁

凄绝云边雁,高飞忽断行。

一声哀夜月,孤影怯秋霜。

汾水蒹葭冷,衡阳道路长。

客中愁见汝,忆弟泪沾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中秋狱中作寄老妻

此生此月狱中看,分照累人不算圆。

泣忆牛衣心并瘁,坐当木榻膝俱穿。

《明夷》曾卜周文《易》,《惜誓》还吟屈子篇。

生我恩深惭未报,夜深长跪礼金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故明鲁王废宫

当年赐履尽银潢,禽父山川此启疆。

矢到十传知肃慎,宫留千尺识灵光。

无端白马屯河朔,曾见青衣泣路旁。

甲帐已空遗楔在,冷烟残照过莓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九日

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

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