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即事

首夏衡门里,清波四望通。

古槐垂密荫,细草结幽丛。

庭洒黄梅雨,帘钩紫燕风。

林堂多发兴,兴至复谁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园居的宁静与雅致。首句“首夏衡门里”,点明时节与地点,初夏时节,衡门之内,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接着,“清波四望通”一句,以清波映衬出环境的开阔与清凉,四望皆通,更显其广阔无垠。

“古槐垂密荫,细草结幽丛”两句,通过古槐的浓荫和细草的幽丛,展现了园中植物的繁茂与生机。古槐的密荫为读者勾勒出一片阴凉之地,而细草结成的丛生之态,则是自然生长的生动体现。

“庭洒黄梅雨,帘钩紫燕风”则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的天气与生物活动。黄梅雨洒落在庭院之中,增添了几分湿润与清新;紫燕在帘钩间穿梭,不仅增添了动态之美,也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最后,“林堂多发兴,兴至复谁同”表达了诗人在此境遇下的情感与思考。林堂,既是物理空间,也是心灵的栖息地,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共鸣与释放。然而,这种情感的共鸣似乎难以与他人共享,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与深邃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园居生活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0)

朱应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 字:升之
  • 号:凌溪
  • 籍贯:扬州府宝应
  • 生卒年:1477—1526

相关古诗词

雨后晚眺

小雨经檐尽,残阳隐树低。

迎曛花气合,向夕野容迷。

宝刹流云外,金塘去鸟西。

吾生江海意,随分此卑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辋川

秋晚横塘路,方舟转港频。

渔人心不极,落日未收纶。

水宿无常处,江行自作邻。

因悲倦游客,远道独逡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癸未书警(其一)

群盗连淮海,传闻逼近郊。

空村愁欲陷,归燕恐难巢。

敌忾谁能壮,讹言众易挠。

邻家小儿女,荷担念同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癸未书警(其二)

物态伤吾意,流离满道傍。

雨鸠频逐妇,风雁忽迷行。

自分惟沟壑,何人且庙廊。

旧时阡陌在,痴望返耕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