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

城南近韦曲,路入蒹葭青断续。休藉雅琴怨筑。

天籁送声,何须丝竹。晴皋润绿,看野人、家在盘轴。

斜阳外,一蹊乱叶,婉转道深谷。芬馥。

半篱黄菊,任野鹤,闲云往复。溪边来去路熟。

十亩闲桑,五斗收粟。素心来共宿。

有快意,新诗互读。清尊对,溪堂松下,夜气皎寒玉。

形式: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

鉴赏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由清代诗人端木埰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南韦曲附近的一片自然风光,通过“休藉雅琴怨筑”一句,巧妙地引入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天籁送声,何须丝竹”,诗人将自然界的声响比作天籁之音,无需借助人工的乐器(丝竹)就能感受到其美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工造物的淡然态度。接着,“晴皋润绿,看野人、家在盘轴”两句,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草地一片翠绿,野人们安居在盘旋的车轴旁,生活简朴而自在,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温馨与和谐。

“斜阳外,一蹊乱叶,婉转道深谷”则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静谧氛围,一条小径蜿蜒深入山谷,落叶铺满了小路,仿佛是时间的痕迹,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诗歌以深远的意境。

“芬馥。半篱黄菊,任野鹤,闲云往复”几句,通过黄菊、野鹤和闲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黄菊的香气与野鹤的自由翱翔,以及云朵的悠闲飘荡,共同构成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生机与自由的空间。

“溪边来去路熟。十亩闲桑,五斗收粟。素心来共宿。有快意,新诗互读。清尊对,溪堂松下,夜气皎寒玉”则将视角转向溪边,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溪边小堂中饮酒赋诗的场景,通过“素心”、“快意”、“新诗互读”等词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清尊对,溪堂松下,夜气皎寒玉”一句,以清酒、松林和皎洁的夜气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高雅、宁静的氛围,完美地结束了这首诗,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霓裳中序第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表达,是一首充满诗意、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101)

端木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五十首(其一)

虚堂夜色凉于水,人天一时都静。

玉露初寒,丝雨尽洗,写出秋容明靓。

空青万顷,让一镜高悬,九霄风定。

浩翠澄晖,银河匝字澹无影。乾坤清气几许。

被孤光尽摄,镕就金饼。灌入芳襟,㪺来沆瀣。

争许尘心不净。苔阶痕冷。恁同抱秋心,一蛩幽哽。

共我终宵,那辞莲漏永。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五十首(其二)

万家香霭腾金阙,余寒酿成春意。

爆竹催年,铭椒献岁,又是阳和将至。

流光逝水,怅催老英雄,者般容易。

后饮屠苏,有人犹抱少年志。

平生豪气未减,记萧斋读月,长剑孤倚。

碧海屠鲸,青天饲鹤,少日心情空记,新来更喜。

幸留得儿时,夜灯书味。为问梅华,可容同调比。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五十首(其三)

小庭深院无尘梦,堂前四松交荫。

黛影拿云,青阴漏月,满地霜华寒浸。

涛声到枕,听子落空阶,幽人未寝。

贤主多情,扣门相就更呼饮。

伤心当日胜友,到重来散尽。清泪交衽。

任是虬姿,依然无恙,庑下梁舂难赁。

西州路稔,便洒泣羊昙,也成衰甚。

待问山童,那堪门巷审。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五十首(其四)

旧居重过添凄婉,斜阳半天将莫。

直干捎云,寒柯压屋,为指幽人居处,秋光院宇。

记朱实离离,饱餐朝露。

几载睽离,扶疏还幸更如故。

当年食贫奉母,忆安巢稳托,贤主欢聚。

翠釜蒸来,璚靡和入。曾喜慈颜下箸。星霜易序。

正风木衔衰,又伤琼树,故地重经,不堪零泪语。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