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黄河用上介龙深甫迁居旧韵

风埃如雾满川黄,马上朝来识太行。

水泻浊河桥甚壮,沙连远塞路何长。

皇华复讲衣裳会,京阙今为毡罽乡。

夹道桑麻过千亩,野花时有一枝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过黄河时所见之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交融。首句“风埃如雾满川黄”以浓墨重彩勾勒出黄河沿岸的景象,黄沙弥漫,风尘滚滚,渲染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氛围。接着“马上朝来识太行”,诗人骑马前行,逐渐辨识出巍峨的太行山脉,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

“水泻浊河桥甚壮,沙连远塞路何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河的壮丽与边塞的辽远。黄河水流湍急,桥横跨其上,显得雄伟壮观;而沙漠与远方的边塞相连,道路漫长无尽,展现出边疆的广阔与遥远。

“皇华复讲衣裳会,京阙今为毡罽乡”则转而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皇华指的是使臣,这里借指国家的使者或外交活动,暗示着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京阙原本是京城的代称,如今却变成了毡罽之乡,可能是指边疆地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或是国家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时代背景的更迭。

最后,“夹道桑麻过千亩,野花时有一枝香”描绘了沿途的田园风光,绿意盎然的桑麻田地绵延千里,野花间或绽放,香气扑鼻,既展现了农耕文明的繁荣,也增添了诗作的生机与美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绝句

宣防瓠子挠西京,向者河堤役不宁。

胡虏任教流就下,始知谈舌误朝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次韵北使邀观常丰湖

一派澄湖何处来,鸣桹渔子聚还开。

主人甚顾他乡客,莫使归途欠一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次韵初望太行山

曾峦逾碣石,形胜镇神州。

可惜羊肠险,今包鼠穴羞。

天心端有待,人力岂能谋。

未老如凭轼,壶浆为曲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伊洛道中

万里修邻好,毡裘不乱群。

边锋方两解,春事已平分。

发轫鸡三唱,挥毫酒半醺。

问途殊未已,返顾羡归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