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祖见贻忠悯手迹

拓得平原帖,行间晕日星。

丹枫留草疏,翠竹失兰亭。

笔想拳应握,书传墨尚馨。

文孙存气骨,脱赠意惺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杜越的作品《杨志祖见贻忠悯手迹》。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一幅书法作品,展现了对杨志祖书法技艺的高度赞赏。"拓得平原帖",拓印出的是平原帖(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名作),可见其书法源远流长,技艺精湛。"行间晕日星",形容字迹流畅,犹如日月星辰在纸面跃动,展现出书法的灵动之美。

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书法内容,"丹枫留草疏"暗示字迹中的草书线条如丹枫般疏朗,富有力度;"翠竹失兰亭"则借翠竹的挺拔形象,表达了书法中兰亭体(王羲之另一代表作)的飘逸气质仿佛在眼前消失,凸显了杨志祖的独特风格。

"笔想拳应握",诗人想象书写时的专注与力度,仿佛能感受到握笔的手劲;"书传墨尚馨",赞美墨香犹存,书法的生命力和韵味经久不衰。最后两句"文孙存气骨,脱赠意惺惺",将杨志祖比作文雅的子孙,他的书法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透露出赠送者诚挚的心意,让人感到温暖而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书法艺术,又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一首富有内涵的书法赞歌。

收录诗词(3)

杜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镜月归余以先朝典故数事送难于令兄映碧先生先生以为闻所未闻有侨札之誉感赋一律敬寄

垂白李昭阳,经秋忽报章。

焚余周石鼓,劫后汉灵光。

道大宁从阙,知深转觉伤。

何年荀氏子,御罢更登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赠高澹人舍人

朝饮新丰酒未残,惊开捷径五云端。

侍臣自信无媒易,圣主应教有梦难。

手校银钩呈玉几,家沾仙馔出金盘。

人间止得赓歌迹,一德由来契若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待紫函

是夕雁初至,高斋秋气清。

荜门掩半启,萝径扫还成。

就案齐缃卷,临池涤玉觥。

已储下酒物,因见老人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周道士之清江

汉皇雄略河效灵,《瓠子歌》罢梁楚宁。

咄哉黄金独不成,算缗四出天下惊。

乃知二者难合并,何况区区之编氓。

我曾持锸随堤平,沙黄莫辨银铸城。

人言河塞田可耕,田耕焉用金满籯。

我笑此若苍蝇声,世间孰有黄金精。

朝结壮士任纵横,夜吟华屋罗群英。

即如仰眠目上瞠,著书欲求后世名,亦须饱饭肠充盈。

孟郊吃饱僻思生,韩愈牵率笔不停。

今我一日肠九萦,妇则已矣忧孺婴。

道士大笑以指令,君书成于我药铛,点化丹澒光荧荧。

月有寄兮岁有呈,举室欢哗真梦醒。

且向清江为经营,脂车秣马导之行。

恍惚如有飙轮迎,天风吹雪花冥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