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解缙所作的《寄胡光大(其一)》。诗中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前日及柴扉,行休颇自怡”,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再次来访的情景。柴扉象征着简朴的生活环境,行休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接着,“问人别后事,得女寄来诗”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近况的关心。通过询问得知友人女儿寄来的诗,不仅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重视。
“处世的如梦,劳生能几时”这两句,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诗人将人生的经历比作梦境,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思。劳生,即忙碌的一生,诗人在此感叹生命的短暂与劳碌,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最后,“冰霜惟自洁,穷达任何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想境界。冰霜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考验,而“惟自洁”则表明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自我坚守与道德操守。穷达,指的是人生的顺境与逆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认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不为外界的荣辱得失所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简洁明快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