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伤春无极。向茸窗底,倦绪慵织。

蛮花过眼谁主,曾行到处,蛛尘摇壁。

杜宇天涯渐少,倩谁劝残客。

又淡淡、鸦点斜阳,傍水依林弄颜色。

西园旧俎黄莺识。但闲心、一往经年隔。

空杯自洗流景,沉恨去、水宽天窄。

染泪苍苔,珍重东风,与扫尘迹。

待拚了都不思量,坐久如何得。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雨霖铃》,作者陈洵是清末近现代初年的词人。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深的伤春之情。"伤春无极"直接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尽哀愁。"茸窗底,倦绪慵织"描绘出诗人困倦于窗下,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

"蛮花过眼谁主,曾行到处,蛛尘摇壁"通过描写窗外飘过的野花和蜘蛛在墙壁上留下的痕迹,暗示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杜宇天涯渐少,倩谁劝残客"借杜鹃鸟的叫声表达孤独和离别之感,无人能慰藉旅人的落寞。

"又淡淡、鸦点斜阳,傍水依林弄颜色"进一步渲染了夕阳西下、景色凄凉的场景,加深了诗人的情感。"西园旧俎黄莺识"回忆起昔日的欢乐时光,如今只剩黄莺能识旧日之事。

"空杯自洗流景,沉恨去、水宽天窄"运用空酒杯和流水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以及内心的苦闷。"染泪苍苔,珍重东风,与扫尘迹"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希望东风能带走心中的哀愁。

最后两句"待拚了都不思量,坐久如何得"揭示了诗人试图忘却却又无法割舍的矛盾心情,长时间的静坐也难以平息这份深深的伤春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凄美的伤春词。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六么令

点茵残絮,梨苑幽芳歇。

愔愔燕飞帘户,缥缈惊鸿绝。

中座筝弦似语,过眼花风掣。清游兰楫。

相逢曲水,心字罗衣绣重叶。

漓漓襟上是酒,眼底人全别。

亭榭多宴依然,彩笔都捐箧。

团扇新裁样小,不似当时月。欢情难惬。

宫词幽怨,送了春归向谁说。

形式:

蓦山溪

薰风清弄,带树蝉成韵。

夜色暗横塘,拥孤灯、凄凉客鬓。

扁舟梦锁,杨柳自津亭,期无准,香销尽,寂寂潮回信。

佳人重约,一箭流光迅。

花后起相思,试新妆、小莲腻粉。

罗衣换了,何处想腰肢,遥漏紧,疏星趁,枕簟都随分。

形式:

婆罗门引.五日

新蒲剪胜,赚入风景又江乡。无情臂缕偏长。

炊黍匆匆闲梦,榴火艳窥墙。

奈生绡难写,旧色凄凉。扁舟断肠。纵面隔。宛闻香。

零落歌莺舞燕,如锦花场。独醒未妨。

唤不起词流湖上觞。波语窄,一桁潇湘。

形式:

安公子.谭子端言,所居故有燕巢,中间客游,燕不复至,既归,则又来。为赋一解

客梦栖尘绮。社兰初忆茸红事。

暮雨江湖漂泊,尽相怜无计。

况是撩人波盼笙歌底。经看到黏絮零襟袂。

正落花风紧,谁立雕阑玉砌。过眼流光洗。

艳春归后闲门闭。旧识依稀,坊巷冷,而今何世。

惟有苔钱装缀帘栊丽。偏病来疏了闲车轨。

怪似伊轻俊,不是恹恹恁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