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梁滩下泊

暝色起何处,忽然云水昏。

春烧如新月,远挂山一痕。

寒禽呼木杪,暗虫沸草根。

遥见冥际火,知有林外村。

孤舟欲栖泊,石溜浓云奔。

羁旅一无托,菀结难自论。

矫首眺天末,踯躅芳心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边的静谧与深沉,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首句“暝色起何处”,以问句形式引出夜幕降临的场景,引发读者对未知的探索欲望。接着,“忽然云水昏”一句,通过“昏”字,形象地展现了夜色的浓厚与朦胧,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

“春烧如新月,远挂山一痕”两句,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比作新月,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生命的力量与希望。远处山峦的一抹痕迹,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远方的向往。

“寒禽呼木杪,暗虫沸草根”描绘了夜晚的生动景象,寒鸟在高枝上呼唤,暗处的昆虫在草根间活跃,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遥见冥际火,知有林外村”通过远处的灯火,暗示了村庄的存在,表达了对家的渴望和对温暖的向往,同时也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孤舟欲栖泊,石溜浓云奔”描绘了一幅孤舟在夜色中寻找停靠点的画面,与前文的“羁旅一无托”相呼应,表达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感。

“羁旅一无托,菀结难自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作为漂泊者的无助与内心的纠结,这种情感的直接流露,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心。

“矫首眺天末,踯躅芳心魂”最后两句,诗人抬头望向天边,内心却在徘徊,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彭蠡夜泛

清浅宫亭水,溅溅百道流。

残春风送客,终夜月随舟。

野火沈葭苇,遥天挂斗牛。

相依有鸥鹭,任意宿汀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登湖口县城

一望烟波万顷明,女垣高与石根平。

湖光尽日依楼堞,山色终朝满县城。

寒岭无人孤鸟下,秋林欲雨数蝉鸣。

何当便作移家计,终卧沧洲寄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陵怀古二首(其一)

杜宇啼残百感生,西风建业旧神京。

诗成狎客遗簪会,酒泛诸郎按曲声。

江外羽书空络绎,禁中刀敕正纵横。

大官别有长生药,不假天台刺史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陵怀古二首(其二)

万里山陵万古愁,南司北部总悠悠。

屠沽自立宫中市,灶养争除关内侯。

肯向人间求故剑,谁从阙下问全鸠。

姑溪幕府空貔虎,一夕龙车不可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