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岳所作的《林见素出殡感伤二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逝者林见素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林见素归隐之地的云庄和寿水,以及他去世后墓地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诗人感叹天地间正气的收敛,朝廷失去了杰出的名士,表达了对林见素逝世的惋惜之情。
“云庄还旧隐,寿水复新阡。” 开篇即以“云庄”、“寿水”点明林见素生前的隐居之地与逝后的安息之所,用自然景观象征人物的高尚品格与深远影响。“还”字与“复”字,既暗示了林见素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也预示着他的精神将永存于世。
“宅兆青山改,精灵白日悬。” 描述林见素墓地所在青山的变迁,以及他灵魂在白日之中的永恒存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林见素的灵魂赋予了生命,使其仿佛在白日之中依然可见,强调了他对后人的影响与怀念。
“乾坤收正气,朝野失名贤。” 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林见素逝世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诗人认为,天地间的正气因林见素的离去而收敛,整个朝野失去了这位杰出的名士,体现了对林见素才能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身后无遗表,恩波隔九泉。” 最后两句则聚焦于林见素逝世后的情景,指出他没有留下遗言或遗表,但他的恩泽如同深邃的泉水,跨越了生死的界限,永远滋养着后人的心田。这不仅是对林见素人格的赞美,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见素生前隐逸生活的回忆、去世后墓地变化的描绘以及对社会影响的感慨,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与精神传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