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如晦游临淄园示元明

平津开馆大道西,桃夭杳姹通园蹊。

东风入林朱白动,次第装遍枝高低。

红梅最好花正盛,我时往看归仍携。

尔来风雨就零谢,忍见踏尽随春泥。

广文先生厌闲冷,投书结伴散马蹄。

主人同僚相门出,未肯朝暮甘盐齑。

欢然握手喜迎候,促具并走子与妻。

插芳咀甘不知去,归舍已见鸡在栖。

坐挥大句鄙凡近,脱落尘迹登天梯。

不因时节自娱放,颇置白黑为愁凄。

我昏如此漫不省,何异车鼓乐鴳鼷。

长安绿酒春正美,与子一醉万事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平津馆坐落在大道西边,桃花盛开,通向园林的小径也热闹非凡。
春风拂过树林,朱红白梅相继绽放,高低错落的树枝上都挂满了花朵。
红梅正值盛开,我时常前往观赏,归来时还会带一些。
然而,自从风雨摧残,梅花凋零,我怎能忍心看见它们被踩踏,化作春泥。
广文先生厌倦了清闲冷清,邀请朋友一起骑马出游。
主人和他的同僚出身显贵,不愿整日吃咸菜度日。
他们高兴地迎接我们,匆忙准备饭菜,连妻子孩子也一同前来。
品尝着芬芳的菜肴,我们浑然忘我,直到回家看见鸡已归巢。
席间挥毫泼墨,写下豪放之句,仿佛超脱尘世,攀登天梯。
我不因季节变换而随意游乐,反而因黑白之事而忧虑。
我如此昏庸,浑然不觉,这和车鼓喧闹、小鸟鸣叫有何区别。
长安的春天酒香四溢,让我们一醉方休,忘却世间烦恼。

注释

平津:古代地名,这里指京城附近。
大道西:大道的西边。
桃夭:形容桃花盛开。
杳姹:形容花木繁茂。
广文先生:泛指文人学者。
盐齑:腌菜,代指简朴生活。
促具:匆忙准备食物。
鸡在栖:暗示天色已晚,家禽归巢。
大句:豪放的诗篇。
尘迹:世俗生活的痕迹。
车鼓乐:比喻世俗的喧嚣。
鴳鼷:小鸟,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如晦游览临淄园的场景。首句“平津开馆大道西”点明地点,接下来通过“桃夭杳姹通园蹊”展现了园中桃花盛开的绚丽景象。春风拂过,红梅竞艳,诗人与友人赏花归来,感叹花事已逝,引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人提到广文先生厌倦闲冷,他们结伴游园,主人与同僚出身显贵,却不愿沉溺于琐碎生活,而是热情相待。他们在园中畅饮欢谈,忘却俗世烦恼,诗人的才情得以展现,诗句高远超凡。最后,诗人以长安美酒作结,表达与友人共度美好春光,忘却忧虑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游园活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超越世俗的追求。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其五)云际钟

层云冒诸岭,迢迢起何处。

稍与暝烟沉,还随晚风度。

声绝人倚楼,东风月才吐。

形式: 古风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其六)天外峰

孤峰望不极,却视天形低。

天高岂可踰,直以云濛之。

何时一扫去,高下皎不疑。

形式: 古风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其一)古木阴

山木以不材,故能遂拥肿。

阴成众人息,于世岂非用。

不用用已成,兹理古所重。

形式: 古风

和孙廷平坦嵩山十首(其四)垂崖鞭

蛰蛇拖脩尾,下映赤壁烟。

骐骥久不出,此物甘弃捐。

常恐雷雨至,飞起苍崖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