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生日六首(其一)壬辰

北阙云为堞,东明玉作宫。

猗兰迎晓日,仙掌倚晴空。

笙律随鸣凤,朝仪趁彩虹。

黄麾初入仗,青桂自成丛。

冠屦分前后,图书考异同。

商盘如目击,羲画自心通。

慈燕来三殿,驩谣在九功。

长秋传夜饮,京兆报年丰。

奕奕还嘉祐,绵绵想建隆。

庶僚何所祝,再拜续维熊。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北方宫殿的城墙像云彩般高耸,东方的皇宫如同玉雕般辉煌。
猗兰草迎接清晨的阳光,仙人之掌托起晴朗的天空。
笙箫的旋律随着凤凰的鸣叫,朝会的仪式紧随彩虹的轨迹。
黄色的旗帜初次进入仪仗队,青桂树自然聚集成丛。
帽子和鞋子有序排列,图书典籍记录着各种差异和相同之处。
商代的铜盘仿佛亲眼所见,伏羲的图画深藏于心。
慈祥的燕子飞过三座宫殿,欢快的歌声回荡在九重功绩之地。
秋天的夜晚传来宴饮的传令,京兆报告着丰收的好年景。
美好的祝福连续不断,怀念着建隆盛世。
百官们祝愿什么呢?再次跪拜,期待国泰民安,子孙繁衍。

注释

北阙:古代宫殿的北门,象征朝廷。
堞:城墙上的矮墙,比喻高耸的城墙。
东明:东方的光明,指皇宫。
猗兰:香草名,象征高洁。
仙掌:宫殿建筑的一部分,形似仙人之掌。
商盘:商代的铜器,常用于祭祀或记载历史。
维熊:比喻子孙繁多,源自《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乘之。’维熊,维鹊,皆指子孙众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为东宫(太子)生日所作,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东宫的壮丽景象和吉祥氛围。首联“北阙云为堞,东明玉作宫”运用比喻,将北边的宫殿城墙比作云彩堆砌的壁垒,东边的日出之地比喻为用美玉建造的宫殿,形象生动。接着,“猗兰迎晓日,仙掌倚晴空”描绘了兰花迎接朝阳,仙人之掌托起晴空的奇幻画面。

诗中通过“笙律随鸣凤,朝仪趁彩虹”赞美了音乐与礼仪的和谐,以及东宫的尊贵气派。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东宫的威仪和文治武功,如“黄麾初入仗,青桂自成丛”,象征着权力的交接和未来的繁荣。“冠屦分前后,图书考异同”则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学术的探讨。

诗人以“商盘如目击,羲画自心通”表达对古代智慧的仰慕,而“慈燕来三殿,驩谣在九功”则预示着皇室的和睦与百姓的欢欣。结尾两句“奕奕还嘉祐,绵绵想建隆”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希望东宫能延续先祖的辉煌,并以“庶僚何所祝,再拜续维熊”表达群臣的祝福,期待皇嗣繁衍。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东宫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71)

林光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宫生日六首(其五)丙申

正气来嵩岱,祥光集斗牛。

青葱开玉宇,髣髴见铜楼。

盘错归三辅,沉潜在九畴。

有光文字馆,仍系帝王州。

钟鼓于胥乐,笙鸾独上浮。

清台天似水,甲观月如钩。

屡拜椒花夕,长逢桂叶秋。

孝思维继舜,家法要从周。

赋为游麟作,官因洗马留。

愿同眉寿祝,使者敢停辀。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东宫生日六首(其三)甲午

仙掌秋容媚,铜楼晓色迟。

猗兰成汉殿,苞竹入周诗。

鼎卜卿云合,郊禖彩仗移。

隆兴乾道日,建武永平时。

詹事开新府,长秋缀旧仪。

礼经犹下问,易道本生知。

世子家为法,文王我所师。

诞弥重海润,清赏一天慈。

九月黄金蕊,千龄白玉卮。

遥闻三殿喜,高颂走天涯。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东宫生日六首(其二)癸巳

昭代璿源远,高秋宝月前。

神光浮蜀道,瑞气贯秦川。

银榜应如旧,金茎若个边。

龙楼清昼出,鹤禁彩云连。

妙选衣冠薮,旁开道德渊。

重爻分九六,曲礼尽三千。

岁闰缘长历,霜清欲上弦。

每看禖燕日,已入梦熊篇。

沆瀣通三殿,笙鸾共一天。

东明到西极,作颂自年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乞竹鸡

疏篱短短花枝阑,鸠妇不鸣天雨寒。

鸠妇离家三百日,亦有姊妹依故山。

黄粮不肯啄,欲去羽衣残。

主人一见一怜汝,抱取东家竹鸡来戏聚。

孤村落日不相识,各各哀鸣求其主。

两鸟勿惊遽,低头听我语。

鸠妇入我家,必杀入我口。

床头瓶罂无馀粒,养汝一到十日后。

东堂数竹夹新蹊,儿童牢落惟爱一竹鸡。

堂心有眢井,饥则哺其泥。

主人缘窗安净几,丹碧相依安用此竹鸡。

竹鸡慎勿傍人飞,我屋三间沉白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