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僧夜坐

道境隔尘世,夜凉因卧迟。

清风生簟处,凉月上窗时。

法味烹龙井,缁衣织兔丝。

山中无桂树,何以托幽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人在夜晚静坐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首句“道境隔尘世”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世俗纷扰的清净之地。接着,“夜凉因卧迟”则通过描述夜深人静、凉意渐浓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平和。

“清风生簟处,凉月上窗时”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风拂过竹席、月光透过窗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与僧人之间心灵的契合。通过“法味烹龙井,缁衣织兔丝”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饮茶与僧人的服饰联系起来,既体现了佛教文化中的茶道精神,又暗含了对僧人生活方式的赞美。这里,“法味”不仅指茶的味道,更象征着佛法的甘露,而“缁衣”则是僧侣的服装,通过“兔丝”这一材料的使用,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生活简朴、与世无争的特点。

最后,“山中无桂树,何以托幽期”两句,以山中无桂树为喻,表达了诗人与僧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心灵相通的境界,即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僧人生活的诗意化表现,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6)

永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薙染于海盐天宁寺,有集一卷

  • 字:含章
  • 号:石林

相关古诗词

溪堂晚坐

捲帘溪雨歇,树湿小堂凉。

未晚归禽集,先秋病叶黄。

浮云悲世事,落日坐渔梁。

幽意无人会,钟声出院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漫兴

何处堪消日,虚斋水竹边。

钩帘飞白鹭,洗砚落红莲。

书卷聊云尔,箪瓢每晏然。

客来无杂话,茗饮只谈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中峰亭宴坐

时来秋壁下,趺坐有蒲团。

鹿过花遗窦,猿归月绕阑。

嗒焉真丧我,隐矣不逢官。

入夜风吹鬓,高梧落影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过茶谷水阁

岁暮焚香虚阁上,坐深不倦道人情。

水流石槛菰蒲冷,风动山墙薜荔轻。

鸡口从人论世事,马蹄吾自学全生。

捲帘更爱青青竹,几个溪南带雨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