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谈思永复惠山唐人张祜题诗处

访古频登眺,扪萝一问奇。

山川犹宿昔,阶洞已披离。

抚景看诗帙,寻遗听口碑。

于今重立石,行道共兴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古迹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首句“访古频登眺”,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频繁地攀登古迹,以求得对过往的深入了解。接下来,“扪萝一问奇”则生动地展现了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与好奇,通过触摸藤蔓,询问异闻,寻找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秘密。

“山川犹宿昔,阶洞已披离”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山川依旧,岁月如流的自然景象,又暗示了古迹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通过“宿昔”与“披离”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抚景看诗帙,寻遗听口碑”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不仅在景物中寻找历史的痕迹,还在口头传说中探寻故事的真相,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传承。这里,“诗帙”指的是古代的文献或诗歌集,“口碑”则是指民间流传的故事或评价,两者都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最后,“于今重立石,行道共兴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与感悟。在现今重新树立的石碑前,他与过往的行者共同思考着历史的意义与价值。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探访古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2)

秦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碧窗

一鹤清溪上,窗虚碧洞深。

竹梧交晚翠,松桧护春阴。

石度孤云影,琴留太古音。

南华糟粕在,谁识道人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大悲阁

高阁盘山上,雨余空翠回。

毫光千像现,净业一灯来。

云识皈依到,花因觉悟开。

客游殊不奈,又听暮钟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初寒舟次

江门水枯鸿雁稀,灯前点点霜花飞。

月满高林枫叶落,一番寒气催行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咏西高山古鼋

曲突相传历宋元,紫苔封固尚依然。

倩僧炊得一盂饭,人说因缘五百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