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北山下

我家北山下,脱冠解尘襟。

古屋三五间,秋风白云深。

功名不挂口,岂受岁月侵。

青山长在眼,白发任满簪。

有酒可以斟,有诗可以吟。

野禽可当曲,涧水可当琴。

醉行无雅态,狂歌有馀音。

逍遥黄叶径,萧散清风林。

凉飙吹我鬓,凉月洗我心。

风静月不留,我心无古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叶颙在自家北山下的隐居生活,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淡泊。首句“我家北山下”,开门见山地点出居住环境,接下来的“脱冠解尘襟”则暗示了诗人摆脱世俗束缚,回归自然的状态。诗人居住的古屋简朴宁静,“秋风白云深”,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秋意浓厚、空灵深远的画面。

诗中“功名不挂口,岂受岁月侵”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惧。他将目光投向永恒的青山和满头的白发,寓意着内心的坚定与从容。诗人享受饮酒作诗的生活乐趣,将自然界的野禽和涧水视为音乐,尽情陶醉其中。

“醉行无雅态,狂歌有馀音”展现了诗人放浪形骸、无拘无束的形象,而“逍遥黄叶径,萧散清风林”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境。最后,诗人以“凉飙吹我鬓,凉月洗我心”表达出自然之风与月光洗涤心灵的净化作用,结尾“风静月不留,我心无古今”更是道出了诗人超脱时空、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叶颙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直抒胸臆的方式,传达出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571)

叶颙(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字:景南
  • 籍贯:元明间金华府金华
  • 生卒年:1296—?

相关古诗词

题唐子华春云出谷图

云住山色佳,云去山骨瘦。

云物屡变更,青山但如旧。

子华亦何人,胸有山水痼。

嵯峨万叠青,收拾在尺素。

春云去何之,出谷渐弥布。

滃郁复氤氲,天下期盖覆。

或然化甘霖,江山起烟雾。

枯槁及林木,巨细沾雨露。

慎勿谩遮天,掩蔽激众怒。

无心我亦云,偶出非有故。

读书幸不多,早被儒冠误。

巍然抗高节,要与云同步。

得失费卷舒,坐阅岁月度。

富贵情易图,不义愧攀附。

负郭二顷田,自足慰衰暮。

慇勤送云出,我欲寻归路。

形式: 古风

挽琳荆山上人

大德庚子春,生我及此公。

同庚复同道,同游金芙蓉。

穷途事多违,志愿始不同。

公葺芰荷衣,长啸栖丹峰。

赋诗杂风骚,屈宋或可宗。

字画尤俊健,下笔侪王钟。

颠张与醉素,岂敢称书工。

从容笑语间,已足惊儿童。

况负此二长,尽可开盲聋。

奈何知者寡,栖栖叹无逢。

我抱七尺躯,混迹尘埃中。

开口谈世事,吐气如长虹。

性僻多忤物,世俗似不容。

拂衣青山下,浩歌乐无穷。

长琴弹夜月,短笛吹天风。

无可无不可,岂复忧穷通。

公今已下世,年寿胡不丰。

我老天地里,岿然成一翁。

平生袜线才,愧乏补报功。

同生不同归,又复异始终。

出处了莫齐,叹息天宇空。

形式: 古风

题松云斋十五韵

青松如舞蛟,白云如游龙。

龙游化甘雨,与世为年丰。

蛟舞散清影,利爪拿高穹。

二者无限奇,尽入幽人宫。

幽人室悬磬,隐约松云中。

松秀悦耳目,云生荡心胸。

读书坐云石,鼓琴杂松风。

无往不自得,深喜世虑空。

披云采松花,何啻食万钟。

万钟食有尽,松花味无穷。

松云幸无恙,天地同始终。

扶筇一相顾,摩云抚孤松。

问松几何年,适与云会同。

松静了不言,云去寻无踪。

回首万峰顶,但见山重重。

形式: 古风

丙申六月十六日军乱奚德基赋诗纪事张纯诚袖其诗来求和用韵述□云张九四据苏州发兵五百人赴杭省军遂反袭

干戈久不息,百苦无一乐。

县官急徵需,贫富悉笼络。

西州正击贼,空拳日相搏。

贼马当道驰,贼舟沿海泊。

盗贼固枭张,官军愈鹰掠。

征讨五六年,贼势未便削。

朝忧万甑空,暮叹衣袖薄。

点军五百辈,顾望累退却。

太仓万斛粟,食尔欲深托。

馀粒犹在咽,吐之若糟粕。

返旆拟攻城,长刀忍相著。

伤心百姓财,剽夺入已橐。

朝廷养此曹,不啻如巨膊。

如何负国恩,幸然寻就缚。

老夫铁石肠,见此泪迸落。

形容为枯槁,肌肤倍萧索。

深悲世事非,屡日情怀恶。

皇天未厌乱,旱魃尤肆虐。

不雨逾半年,何由增廪糳。

天道既靡常,人心益惶霍。

民食转艰难,军储盍图度。

终朝仅一餐,无力太俭约。

虽免死甲兵,犹恐填沟壑。

丈夫幸听之,未用遽惊愕。

牧守任龚黄,将帅命李郭。

牧布抚字恩,将展经济略。

天下不日清,阴霾散寥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